编委名单
编委会主任:滕 藤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编委会副主任:李 周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编委(以姓名拼音为序)
程国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旱区寒区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董锁成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段武德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
费维扬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金 涌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刘思华 华中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潘家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曲福田 江苏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沙 涛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
孙若梅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陶庆法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副司长
王如松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魏殿生 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局长
于法稳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生态经济通讯 目 录
生态经济通讯 目 录
2012年第1期 总第238期
致《生态经济通讯》改版与扩版的贺词………石山刘国光 滕藤(1)
学者专论
绿色农业是可持续农业的基础………………………………郭书田(2)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包晓斌(4)
实践探索
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 建设生态经济强县
……………………………………………四川省洪雅县人民政府(10)
会议征文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暨2012年学术年会征文通知…………………………………… (13)
信息连载
生态经济信息选录 ………………………………………………(15)
出版日期:2012年1月20日
致《生态经济通讯》改版与扩版的贺词
石 山
祝贺《生态经济通讯》改版发行!
希望把《生态经济通讯》办成一个大园地,让全体会员和各地相关学会在此充分交流经验和意见,特别希望不断有新思想、新论点提出供大家讨论,使生态思想、生态经济、生态农业在祖国大地重新活跃起来,不断提高人民的认识水平。
刘国光
三十年前,许涤新先生等一批有识之士,针对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建设中面临的生态经济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率先提出开展社会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协同攻关的理念,并倡导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生态经济研究的学术团体——中国生态经济学会。
《生态经济通讯》是中国第一份刊登生态经济研究成果和学会活动信息的专业性刊物,三十年来为宣传和发展生态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十年后,《生态经济通讯》的改版扩版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生态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更好地宣传我国生态经济建设的新成就,希望《通讯》越办越好,在学术影响力上更上一层楼。
滕 藤
《生态经济通讯》从2012年1月起正式改版,这是一件很值得庆贺的事。《生态经济通讯》创刊于1984年,至今已出版了237期,历经近28个年头,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全体会员的大力支持下,从事生态经济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从事生态经济管理的决策者以及从事生态经济实践的企业家在这里相互交流与讨论,为推动和发展中国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希望《生态经济通讯》改版之后,充分发挥各专业委员会、各省市区生态经济学会以及从事生态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全体会员的作用,围绕国际生态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前沿、我国生态经济建设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不但要研究农业生态经济问题、工业生态经济问题,还要研究城市生态经济问题,从而提升中国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理论水平;加强同国际生态经济学会、区域生态经济学会、以及其它相关学会之间的联系,开展交流与讨论;同时,紧紧结合我国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剖析典型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并进行理论提升,反过来更好地指导我国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
绿色农业是可持续农业的基础
郭书田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各国首脑会议,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制订了《21世纪议程》,我国作了承诺,率先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受到国际社会好评。随后在《京都议定书》《巴厘岛路线图》以及《哥本哈根会议》等国际重大会议上,表明了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决心和降低能耗、消除污染、减少CO2排放的目标。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成为第四个文明。四中全会又把生态文明建设列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大建设之一。“十二五”规划纲要又在“高产、优质、高效”的基础上增加了“生态、安全”,由六个字变为十个字,并进一步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从此把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提到“生态文明”的高度,这是前所未见的。
发展绿色农业是从推进生态农业建设起步的。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由农业部牵头有六个有关部委参加成立生态农业县建设领导小组,先后两批在101个县实施生态农业县建设,取得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明显成就,涌现出北方黑龙江省拜泉县、南方重庆市大足县的先进典型。随后农业部成立了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建立了一批绿色食品示范区与基地。分三个层次: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包括A级与AA级)——有机食品,制定了标准与监测制度。近几年来,纳入国际领域发展的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理念,充实和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联合国工发组织中国投资与技术促进处组建了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多个绿色农业示范区与基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发展绿色农业拓宽了农业的功能,由传统的单一经济功能扩展为经济、生态、能源、文化、保健五大功能。在调整产业结构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前提下,农业实行“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新的“四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而且在工业化与城镇化加速发展过程中必须同步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新亮点。
在这里,我从科学技术角度,介绍发展绿色农业的若干重要事例,供大家研究参考。
一、发展生物质能源,是调整能源结构的重大举措,是发展绿色农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是利用人畜粪便与生活垃圾等废弃物发展沼气。2009年国家投资52亿元,新增500万用户,累计3507万户农民用上了沼气,占全国总农户的14.5%,产气130亿立方米,替代2100万吨标准煤。随着规范化养殖业的发展,在养殖小区和大型养殖场建构大型沼气池,除了直接服务农民外,还可发电输入电网。沼渣沼液又是优质有机肥料。二是发展汽油乙醇。在“不与人争粮”与“不与粮争地”的前提下,利用荒漠化和盐碱地种植甜高粱、木薯、麻疯树等能源植物以及利用甘蔗渣与农作物秸秆生产乙醇,能够替代大量柴油。三是利用林业的废弃物发展气化能源,近年来有很大发展。据著名土壤学家石元春院士的新著《决胜生物质》提出,开辟农业的“第三战场”,发展生物质能源可替代10亿吨标准煤,约占煤产量的1/4,可为减少CO2的排放与解决地球变暖问题,做出重大贡献。
二、利用生物技术治理水体污染。由于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等,造成江河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致使蓝藻泛滥成灾,水体变质。当前,农业的面源污染已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源头。云南生态农业研究所那中元研究员利用中医理论与中草药研制成“生物诱导剂”,不仅能够通过大幅度提高农作物光合效率(50%~400%),增加产量,增强抗逆性,而且在含盐8‰的盐碱地成功的种植了甜高粱、棉花、玉米等作物。近几年利用此项技术培育出紫根水葫芦,由于根系极为发达,能够有效地吸附蓝藻,还能消除包括砷在内的重金属的污染,使水体变清,已引起国务院领导与有关部门重视,正在扩大试验与推广。
三、用菌草技术治理荒漠化与水土流失。据全国第四次检测,2005~2009年由于采取退耕还林与还牧等措施,荒漠化面积年均减少2491平方公里,沙化面积年均减少1717平方公里,其整体恶化趋势得到遏制。但在173万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中有53万平方公里可以治理,按此速度治理还需300年。福建农林大学林占熺教授在宁夏等荒漠化地区推行菌草技术,以草养菌,菌渣成为优质饲料,不仅能够有效地治理荒漠化,带动畜牧业的发展,而且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脱贫致富的新门路,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与农民的欢迎。这项技术已传播至中东与北非地区,在尼罗河流域的各国试验推广,效果甚好,受到国家领导人的赞扬,成为推行“农业外交”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用生物饲料发展草食畜牧业。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有了很大变化,口粮消费下降(2009年城市人均消费81公斤,农村为189公斤),动物性食品消费大幅上升(2009年城市人均消费肉禽45.6公斤,农村为27.6公斤)。而在肉类消费中猪肉占65%,禽肉占21%,牛羊肉占14%。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畜牧业比重上升为26.7%,水产业上升为9.7%,而且会继续上升,超过种植业,发生“主辅换位”的变化,这是必然趋势,有些地方已经出现这种局面。但是草食畜牧业的比重太小,需要用大气力发展,特别是在山区与牧区发展草食畜牧业,有巨大的空间,不仅能够改善食品结构,形成保护平原农区农业的生态屏障,而且可以降低饲料粮的比重与缓解粮食安全的压力。中国林科院老研究员任荣荣培育出的饲料桑,成为发展草食畜牧业新的优质饲料,在吉林省白城子地区大面积种植,取得经济、社会、生态的明显效益。最近由20多位专家组成的考察组在长江三峡库区,利用145~175米之间30米的“消落区”,(即库区内的陆域与水域的过渡带)该区有5~6个月生长期,在此期间人工种植饲料桑,生长良好,形成“沧海桑田”。由于此桑蛋白质含量高,成为优质饲料,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此项技术受到有关部门的好评。值得扩大规模,并为其它库区的生产经营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五、绿色农业既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各个产业形成的大农业,又包括生产——加工——销售——消费各个环节形成的产业链,还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各个种群的生物链。它要适应平原——山区——水域的不同地理环境与寒温带——温带——亚热带的不同气候条件。为确保食品安全,需要从源头通过采取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农艺技术净化土壤——空气——水体,实现初级产品的零污染,直到餐桌上消费最终产品的零污染,层层把关,万无一失。我国的耕地面积从1996年的19.5亿亩下降到2009年的18.3亿亩,而化肥(纯量)亩均使用量从196公斤上升为296公斤,农药使用量由114万吨上升为170万吨,柴油使用量由1076万吨上升为1959万吨。在1.28亿吨工业饲料中,添加剂达592万吨,其中含有重金属与化学制剂的添加剂,有害人体健康,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焦点。台湾林昌隆先生的汉龙国际有限公司研制的“天然果蔬洗涤粉”能够消除包括猪瘦肉精在内的农药残留,除在台湾、日本、美国获得专利外,于2008年在国家知识产权局获得专利权,已在河南、福建等地使用。
绿色农业是一个多元化、复合型、整体性的庞大系统工程,除了中央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外,还必须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民三者利益紧密结合的载体,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与设计,提高劳动者素质,做到清洁生产、精细管理、严格监控,使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理念与具体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让党、政府和人民放心。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包晓斌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耕地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资源,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必将影响到粮食有效供给和粮食安全水平。我国现有耕地资源短缺,后备资源严重不足,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愈加突出。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和管理, 促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中国21世纪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
1.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时至今日,学界对“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可参考国际上关于“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的内涵界定。1993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颁布了《可持续土地利用评价纲要》(FESLM) 等指导性文件,指出:如果预测到一种土地利用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会引起土地适宜性的退化,则可认为这样的土地利用是可持续的。同时,提出了可持续土地的五项基本原则,即:土地生产性(productivity)、土地的安全性(security)、水土资源保护性(protection)、经济可行性(viability)和社会接受性(acceptability)。国外学者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定义为:合理利用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源,在生产当前具有较高综合价值的产品同时,能维持将来的土地生产力和生态环境。国内学者则从农业用地的角度提出“土地可持续利用”意味着实现土地生产力的持续稳定增长,保证土地资源潜力,防止土地退化,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根据国内外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界定和耕地资源利用系统特征,可以界定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旨在内通过对耕地合理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提高耕地生产力, 降低生产风险, 使耕地产出稳定,并达到土地供需的动态平衡,以实现区域耕地利用系统中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包括耕地资源的生态可持续利用和耕地资源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利用。耕地资源的生态可持续利用是指要按照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确定土地资源的利用强度。既要考虑当前利益, 又要考虑土地的永续利用, 防止资源利用的短期行为。耕地资源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利用是指在资源质量不发生退化的情况下,持续地从耕地中获取收益,以保证代际间公平分配耕地资源。在不同的尺度上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微观层面侧重于耕地利用方式和耕地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宏观层面侧重于重大的政策和方针对耕地利用方式和生产者的影响,使有限的耕地资源持续地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2]
2.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主要内容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耕地数量动态变化、耕地变化驱动力、耕地利用动态平衡、耕地安全等方面。
2.1 耕地数量动态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面积呈现递减的态势,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耕地面积减少的速度加快。耕地总量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耕地资源持续危机的状况。
2.2 耕地变化驱动力分析
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研究,目前较为一致的意见是:自然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原、山地等自然条件复杂地区的耕地利用状况及其变化,而经济发展、产业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农业结构调整、人口增长及政策等是影响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2.3 耕地利用动态平衡分析
按耕地动态平衡的理论内涵可以描述为以下函数关系:
Be= f(S, Q, T )
式中: Be 表示耕地动态平衡; S 表示耕地面积(数量);Q 表示耕地质量;T 表示时间。
上式强调的是一定区域内耕地数量、质量、时间在区域耕地动态平衡中的关系。
2.4 耕地安全
1983年世界粮农组织(WFO) 指出, 粮食安全生产的目标为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我国经济建设用地需求旺盛,耕地日益减少的趋势仍然难以逆转,如何有效控制耕地流失,保证粮食安全是当前耕地保护面临的关键问题。
3.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视角
3.1 经济学视角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非农产业的“无序”发展导致耕地大量流失,当耕地的生产利润率长期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条件下,耕地利用受到较大的压力。对耕地往往采取掠夺式经营,或者将其转作它用以获取更高的利润,将导致耕地的不可持续利用。
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各类主体包括农户、企业、村集体以及地方和中央政府等,农户是耕地利用中经济效益的直接受益者,力求总体效用的最大化是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证。这就需要保持耕地资源总量稳定,实现耕地利用系统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其资源转化效率, 从而提高耕地利用系统的总体水平。同时,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解决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
3.2 生态学视角
耕地资源的生态可持续利用要求在某种耕地利用方式下,在较长时期内,生态环境对耕地的基本属性产生良性影响。因此,耕地资源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实施生态农业工程,以保持耕地利用系统的平衡,减缓耕地质量下降的趋势。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等保护自然资源的方式来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通过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如排灌沟渠硬化、增加排灌设施等,提高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加强中低产田的改造,规避破坏地力的耕作方式。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秸秆还田技术,施用有机肥。提倡水旱作物和不同农作物轮作,种植绿肥。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无残留化学薄膜和生物治虫,防治耕地污染,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不断提高土壤肥力, 以持续获取安全的农产品。
3.3 社会学视角
耕地可持续利用关系到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利益,在人类利用耕地资源的同时,往往忽略了耕地属性的变化和对人类社会的反馈作用。耕地社会可持续性就是实现耕地利用的共同性、公平性,为社会稳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合理安排耕地的用地结构,可使耕地产出能公平地满足社会对不同农产品的需求。为保证当代人的消费水平不降低, 耕地利用系统需采用更多的可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为后代保留更多的不可再生资源。同时,要合理控制人口数量,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以减少人口对耕地的压力。改革现行的分配制度, 避免浪费性倾向, 以扶持更多的低收入群体,提高其消费水平。
4.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通过对耕地数量、质量和空间变化进行纵向时段和横向区域的度量和评价,可全面了解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
4.1 耕地资源数量变化评价
耕地数量变化是指耕地面积的增加或减少,可直接影响到粮食总产量的变化。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农业内部结构调整、自然灾害造成耕地损毁、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使耕地数量减少,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土地整理复垦等可使耕地数量增加。我国耕地资源快速减少的势头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控制,快速城市化阶段耕地面积减少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但不能因此放弃对耕地资源的保护,而应制定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促使城市扩展沿着高效集约的方向发展。[3]
耕地数量变化研究已取得显著发展,许多学者从全国、省、市、县层面分析了耕地数量变化的态势。在研究对象上,强调耕地区域差异性及其综合研究。在驱动机制分析上,则从单一的影响因素探讨向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多元影响因素评价转变。
4.2 耕地资源质量变化评价
耕地质量是指耕地的状况和条件,可衡量耕地生产率水平。自然环境、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方式、耕地投入水平等均会影响耕地质量。
我国不同地区耕地资源在自然质量形成和人类活动驱动下的质量均存在明显不同。东北地区水土流失和土壤肥力衰退;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耕地面临日趋严重的污染;中部地区土壤养分不协调现象突出;西北半干旱区土壤侵蚀严重。
我国关于耕地质量变化的实证研究较多,但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的研究较少。王卫等在构建我国省级尺度耕地生产函数模型时用有机质含量描述耕地质量。[4]曹东杰等认为耕地质量变化包括耕地养分与耕地环境指标。[5]葛向东等认为耕地质量变化评价指标支持压力—状态—响应模型。[6]
4.3 耕地资源空间变化评价
耕地空间变化是指耕地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结构与空间功能的变化,它对耕地景观结构与生态功能的动态变化产生较大影响。我国耕地空间分布格局变化研究逐步深入,随着土地调查的深入和3S(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开发应用,可描述耕地空间分布格局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耕地空间分布状态和变化趋势。
我国对于耕地空间结构与空间功能变化的研究不够,缺少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指标。耕地空间结构变化的指标包括耕地流量结构、空间位置转换面积、耕地未变面积的比重、灌溉耕地和无灌溉耕地的比重等。耕地空间功能是耕地资源经济产出、生态服务和社会保障功能在空间上的体现。随着今后耕地持续变化,就需要在空间结构与空间功能上限制耕地的空间变化,进而优化空间管制模式,促进耕地资源的保护。
4.4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尺度
耕地变化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各国及各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将导致区域耕地可持续利用具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差异。我国耕地资源的使用者和所有者属于不同的群体, 各群体对耕地持续利用的关注重点也有较大的差别。
耕地数量变化研究目前以宏观性的大、中尺度研究为主,主要集中于对全国、省、市尺度研究,但对诸如县(区)、镇等小尺度的微观研究相对较少,使得耕地数量变化研究在其研究区域的类型上不尽完备。耕地质量变化研究同样在全国大尺度范围做了大量工作,小尺度耕地的地块层次的用地分等定级工作也已较深入,而中尺度“区域”层次的研究较为薄弱,缺乏耕地质量长时间序列观测数据和整体评价指标体系。耕地空间变化研究目前以空间分布研究为主,缺乏多尺度空间形态、空间结构与空间功能变化研究。
5.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方法
5.1 耕地压力指数法
耕地压力指数可以衡量一个地区耕地资源的稀缺和冲突程度。耕地压力指数是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实际人均耕地面积之比。计算公式如下:
K =
式中:K为耕地压力指数;为实际人均耕地面积;为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即一定区域范围内为保障食物需求的最小人均耕地面积。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可用如下模型计算: =
式中:为最小人均耕地面积(hm2);为食物自给率(%);Gr为人均食物需求量(kg/人);p为食物单产(kg/hm2);q 为食物播种面积占总耕地播种面积之比;r为复种指数(%)。
5.2 耕地综合指数法
耕地综合指数法侧重于对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变化过程的评价。即通过消除量纲的影响,使各指标值间具有同等效用。逐个评价耕地利用的生产性、稳定性、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接受性这五个层次的指标。不同指标和层次给予不同权重, 最后得到一个综合评价指数值。对比不同时段的分值来确定评价对象的可持续性。
5.3 耕地能值足迹模型
耕地能值足迹是在一定的经济规模条件下, 维持特定人口的资源和能源消费所必需的耕地面积。耕地能值足迹计算方法如下:
(1)耕地生态承载力
生态承载力为能够支持某一地区人类消费的可以再生的、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的总量。其计算公式为:
EC=
式中: EC 表示人均生态承载力;E 表示研究地区地表可更新资源的能值; D为全球地表能值密度;N 表示地区人口总量;Y 表示产量因子, 是地区产量与世界平均产量的比率。
(2)耕地生态足迹
耕地生态足迹计算公式为:
EF==
式中: EF 表示人均生态足迹;Em 表示总人均消费项目的能值;D 表示全球平均能值密度;N 表示地区人口总量; Ei 代表第i种消费项目含有的有效能; Mi 代表第i 种消费项目的太阳能值转换率。
(3)生态赤字或盈余
将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 得到: ED= EF- EC
如果ED为正, 表示出现生态赤字, 说明研究区域耕地生态系统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如果ED 为负, 则出现生态盈余, 表示区域耕地生态系统处于可持续状态。
(4)能值可持续指数
能值可持续指数ESI是一个相对指标表示耕地可持续利用的程度。ESI数值越大, 表示区域生态可持续供给( 生态承载力) 越能满足人类生态需求( 生态足迹) , 反之亦然。ESI=
ESI位于0和1之间, 当ESI 等于0.5时,则EF和EC两者相等, 说明耕地能够提供的可再生资源量与人类从耕地实际获取的资源量相等, 两者处于平衡状态。根据指数远离0.5的程度, 以0.15为等级变化幅度, 把耕地可持续利用程度从强可持续到强不可持续分为6个不同的等级类型。[7]
5.4 耕地生态位适宜度模型
区域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所需的各种资源因子构成的资源生态位空间,称为最适生态位空间;而区域耕地的现实资源构成对应的资源生态位空间,称为现实资源生态位空间。二者之间的匹配关系,反映了区域耕地现状资源条件对其可持续利用的适宜性程度,可以用生态位适宜度来衡量。当区域耕地的现状资源(条件)完全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时,耕地可持续利用生态位适宜度为1,而当资源条件完全不满足其对应的资源需求时,耕地可持续利用生态位适宜度为0。
5.5 耕地压力径向基函数(RBF)模型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ANN)的理论和方法,构建ANN模型分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RBF模型。RBF网络由3层组成。第一层为输入层,第二层为隐含的径向基层,第三层为输出线性层。
把所有原始数据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其处于[0,1]之间,再根据所有样本归一化的数据最大和最小区间,进行线性内插,线性设定影响等级。把评价对象的各指标所构成的向量集作为输入,径向基函数作为非线性处理器,评价结果作为输出。由于MUTLAB把数、向量、矩阵等都处理成矩阵形式,所以RBF模型的输入、输出均可以用矩阵来表示。[8]
在MATLAB环境下创建RBF模型的格式为:net=newrb(X,Y,ε,s)式中:X,Y,ε,s分别为归一化输入矩阵、目标矩阵、均方误差和RBF的分布函数;newrb是在MATLAB环境下RBF模型的设计函数。
用SIM函数对耕地利用压力程度进行评价,其格式为:B= SIM(net,A)
式中:A为评价单元的归一化输入矩阵;SIM为在MATLAB环境下的RBF模型的仿真函数;B为用RBF模型对耕地利用压力程度进行评价的等级矩阵输出结果。
主要参考文献
[1] FAO FESL:An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World Soil Resources Report73.FAO,Rome,Italy,1993.
[2]曲福田、陈江龙、陈会广《经济发展与中国土地非农化》,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年。
[3]李秀彬《中国近20 年来耕地面积变化及其政策启示》,《自然资源学报》, 1999年 14(4): 329-333.
[4]王卫、李秀彬《中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变化对土地生产力影响的定量研究》,《地理科学》,2002年22(1):24-28。
[5]曹东杰、顾玉泉、朱恩等《上海市金山区耕地质量时空变化与提高途径》,《上海农业学报》,2008年24(1):95-98。
[6]葛向东、彭补拙、濮励杰等,《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质量变化的初步研究——以锡山市为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11(1):47-51。
[7]王国刚、杨德刚、苏芮等《生态足迹模型及其改进模型在耕地评价中的应用》,《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年18(5): 1081−1086。
[8]李春华、李宁、史培军《我国耕地利用压力区域差异的RBF模型判定》,《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年第16卷第5期,67-71。
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 建设生态经济强县
四川省洪雅县人民政府
洪雅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距成都市126公里,全县幅员1896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总人口35万,呈“七山二水一分田”地貌,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降雨量1465毫米,青衣江纵贯全境,动植物种类丰富,生物多样性保护良好。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洪雅立足优良的生态环境优势,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大力加强生态经济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国家级生态县创建,成为四川省山区生态县建设的“排头兵”。
一、坚决实施生态立县战略 五十年持之以恒不动摇
在对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认识和行动上,洪雅县经历了一个曲折而坚持不懈的过程。“大跃进”期间,全县10多万人上山砍伐树木,挖矿炼铁,县域森林覆盖率最低时下降到17%,境内除高海拔原始森林外,其余林木全被砍光,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一些乡村生产生活用水都出现困难。痛定思痛,1960年,洪雅县开始组织干部群众上山重建国有林地;1976年,开展坝区林地建设。到20世纪80年代末,全县山区和坝区森林植被恢复到50%左右,“绿海明珠”重显,全县人民的生态意识萌芽生根。同时,探索出了“以林蓄水、以水发电、以电兴工、以工促农、强工兴农”的发展模式,1993年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2001年率先在全省发出《绿色食品宣言》。2004年制定了《洪雅县生态经济发展战略行动纲要》。2007年全面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坚持走效益型生态农业之路,走清洁化循环经济之路,走休闲舒适型生态旅游建设之路,2010年,洪雅荣获四川省首批省级生态县殊荣。
二、突出生态经济建设 初步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发展生态产业,做大做强生态经济,始终是生态县建设的极核。洪雅县在抓好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前提下,始终以生态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抓好以下大事:
优化生态工业体系,突出落实生态工业战略。洪雅县立足水电资源和农副产品转化,严把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两大节点。以水电产业为支撑、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和化工产业等为骨干,深度调整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生态工业体系,成为全省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县。在全县新型生态工业体系中,林、竹、茶和牛奶加工业年总产值6.17亿元,税收4323万元;水电产业总装机93万千瓦,年发电量45亿千瓦/时,年销售收入10亿元,入库税金1.2亿元,洪雅成为全国小水电百强县;特别是在彻底解决磷化工污染方面,下大力扶持县成洪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技术攻关,2007年,该公司从黄磷矿中提取高纯电子级磷酸技术获得成功,一举打破了日本对该技术的垄断,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将成洪磷化工有限公司电子专用超纯磷酸产业化项目批准为我国电子专用设备仪器、新型电子元器件及材料产业化专项。2008年,成洪磷化工有限公司组建了眉山胜科电子化学品有限公司,总投资5.1亿元,开展磷化工清洁生产和循环生产,形成磷矿资源→黄磷→磷酸→电子级磷酸→淡酸蚀刻液产业链。这一产业链的形成,带动了洪磷等3家配套协作企业共同发展。2010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税金500万元。以龙头企业四川丰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为主导,形成金属矿资源冶炼→高强度合金结构钢→精密铸件产业链,该公司于2006年7月建成,已累计投资1.5亿元,主要从事高强度合金结构钢生产。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76亿元,税金2000万元。在此公司的带动下,依江铸锻等8家配套协作企业与其共同发展。
全面开发与整合旅游资源,重拳打造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洪雅生态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累计引资25.5亿元,着力打造“一线四区”:“一线”,即以从县城至瓦屋山国家级风景区的百公里绿色长廊为旅游中轴线;“四区”,即瓦屋山核心景区,开发瓦屋山高山台地海拔2850米、面积11平方公里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及瓦屋山13.6平方公里湖库区的休闲度假旅游资源,目前瓦屋山荣获省级地质公园称号;七里坪避暑休闲区,以地处洪雅境内的峨嵋后山国际度假项目为依托,在海拔约1250米的七里坪平台建设避暑、温泉、赏冰雪和运动健身休闲项目,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柳江古镇度假区,开发一镇(柳江古镇)一河(花溪河)一泉(桃源温泉)一山(玉屏山),并被国家旅游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第二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青衣江生态农业观光区,以青衣江流域槽渔滩、百花滩优美山水风光,蒙牛现代牧业万头奶牛养殖场和青衣江沿岸的茶、草生态种植业及生态家园为重要节点,按“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生态田园”打造青衣江生态农业观光片区。成功举办中国·洪雅激情山水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旅游人气大幅提升。五年来,累计接待游客688万人次、年均增长20%,实现旅游总收入48亿元、年均增长32%,雅洪旅游已成为四川省发展生态旅游的新亮点。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全力发展生态农业。雅洪县自1993年列为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县以来,恒力打造奶牛、茶叶、林竹、蔬菜四大特色产业,全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性进展。截止2011年,建成27个标准化奶牛小区,存栏奶牛4.5万头,成为国家级标准化奶牛养殖示范县和西南最大的奶牛养殖基地;建成3个万亩茶叶基地,有机茶认证2.5万亩,茶园面积达21.9万亩,成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建成3个万亩林竹基地,新发展工业原料林20万亩,成为四川省林产业强县;建成60多个山水型新农村居民点,“一村一品”专业村95个,新农村综合体2个、40多个新村建设已全面展开,至此,已获得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先进单位。与此同时,各基地积极开发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已成功申报洪雅绿茶、雅连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陆续开发出9个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产品、31个绿色食品标志产品、5个有机食品标志产品。
2011年,洪雅县实现GDP64亿元,年均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亿元,年均增长2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74亿元,年均增长2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80元,年均增长13.9%;农民人均纯收入6625元,年均增长13.3%。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33个山区县中由原20位跃升到第9位,县城城区空气优于二级质量标准,地表水质量优于II类水域标准,初步实现了县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三、扎实开展生态文化建设 人的生态文明意识不断提升
就全国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来讲,如果该区域没有生态文化素质较高的人群,就不可能担当起区域生态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整治的重担,弄得不好,还可能败坏区域生态形象。2011年以来,洪雅县从以下三方面广泛开展了生态文化建设。一是抓生态知识的宣传与教育。通过学校教育、电视宣传、文艺演出和请省环保局领导、省环科院专家讲课等措施,提高干部与群众的生态意识,培养生态良心、生态正义感和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在环境优美处设立让公众了解生态知识和生态保护的简洁设施;以道教文化、青羌文化、生态文化等为主要内容,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色,编写了一批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文艺作品。二是抓好生态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全民环保友好行动,动员人人参与生态县建设;开展全民绿色消费行动,倡导使用布袋或其它可降解的生物质垃圾袋及包装袋,改变消费方式,减轻环境压力;三是抓“绿色细胞”创建活动。通过创建环保模范企业、生态示范镇(村)、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医院等活动,积极创导生态文明。截止目前,全县荣获国家级生态乡镇4个,国家级生态村1个;荣获省级生态乡镇8个、省级生态村10个、省级绿色学校5所、省级生态家园251户;市级生态村33个、县级生态村49个。
四、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展开 人居环境面貌显著改善
围绕建设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洪雅县把污染防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扎实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了全县人居环境面貌的显著改善。
一是坚决治理企业污染。近年来,全县共关闭70多家小煤窑,淘汰10家落后产能企业,关闭12家塑料粒子、机砖企业,全县共投入资金2亿多元,对技术落后企业进行了改造和治理;拒绝了不符合生态县建设规划的35个总投资价值20多亿元的项目落户洪雅。二是狠抓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环境整治。针对洪雅农户分散饲养奶牛的现状,引进2家利用牛粪综合生产有机菌肥的龙头企业,推广牛粪干湿分离技术,干粪制作有机肥料和秸杆气化炉燃料,稀粪用于沼气发酵和沼气发电,沼液净化还田,初步实现“牛-沼-茶、草、菜、稻、果”的生态良性循环,与此同时,全县广泛开展以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新建沼气池、污水处理池,改房、改厨、改厕、改路、改水、改环境为主要内容的“三清两池六改”活动,以及“一乡一示范、一村一产业、一组一风貌、一户一循环”“四加四”农村环境治理。据统计,全县完成“三清两池六改”8078户,新建农房9500户、沼气池26657口、污水厌氧湿地净化处理池5200口,推广秸秆气化炉2500余台。目前,县域坝区和丘陵区36%的农户已用上了沼气和秸杆气化炉。三是继续抓好植树造林、美化环境。2007年以来,全县栽植巨桉、慈竹等工业原料林12万亩。目前,全县退耕还林22万亩,配套荒山造林18万亩,建成纵贯南北县境100公里绿色长廊和环绕瓦电库区的100公里杜鹃长廊。目前,洪雅已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综合科技示范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和四川省绿化模范县。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暨2012年学术年会征文通知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暨2012年学术年会将于2012年8月初(具体时间待定)在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举行,本次大会由新疆大学承办。现将本次会议征文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文主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期间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选择。这样的政策背景,为创新生态经济学理论和丰富生态经济实践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为生态经济学理论指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舞台。为此,2012年学术年会的主题确定为:
生态经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主要议题包括: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经济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创新;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工业的发展;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绿色农业的发展;
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服务业的发展;
5. 产业向西部转移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6. 扩大内需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7.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策的生态经济评价;
二、征文要求
1. 征文应围绕主题撰写,字数原则上不超过6000字;
2. 征文采取word文档格式;
3. 稿件应依据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以及对应的英文)、正文(层次按照1、1.1、1.1.1格式)、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的顺序书写,参考文献需要严格符合学术规范。
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论文不予受理,请各位作者务必注意。
4. 论文截止日期:2012年6月30日;
5. 征文通过邮件方式同时发到大会秘书处征文专用邮箱:ceesconference@gmail.com,并在主题中一定要注明“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年会征文”字样;
三、征文评审与出版
大会秘书处根据征文要求对论文质量进行严格审查,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征文,并向第一作者发出参加大会的正式通知;
会后,大会秘书处聘请3-5名专家组成论文评审委员会,从上述符合要求的论文中评审出优秀论文,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
四、秘书处联系方式
北京方面联系人:于法稳
电 话:010-85195648、13911820809
E-mail: yufawcass@gmail.com
地 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生态经济学会 100732
乌鲁木齐方面联系人:曹庆丰
电 话: 0991-8582228
传 真: 0991-8582228
E-mail: cao615@163.com
地 址:乌鲁木齐胜利路14号 新疆大学宣传部 830046
生态经济信息选录
中国环境形势相当严峻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会上强调,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
周生贤说,刚刚结束的环保“两会”充分肯定了“十一五”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深刻阐述了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明确了“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其标志性成果是明确提出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保新道路。
学习贯彻落实好环保“两会”精神是全国环保系统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环保“两会”精神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创新发展了全面推进环保事业的战略思想,就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二是科学认识新时期环保工作的基本定位,就是要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
三是正式确立了新时期探索环保新道路的历史地位。
四是着重把握环保工作的重点目标与任务,就是要把环境质量改善作为环境保护的永恒主题,把节能减排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五是发扬光大环保人核心价值取向,就是要大力弘扬“忠于职守、造福人民,科学严谨、求实创新,不畏艰难、无私奉献,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的中国环保精神。要通过学习领会环保“两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环保“两会”精神上来,统一到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的实际行动中来,扎扎实实开创环保工作的新局面。
周生贤指出,实现“十二五”环保目标任务,面临异常艰巨的挑战和压力。这为广大环保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科技上的重大创新,关键技术的顺利攻克,共性技术的广泛应用,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必将带来我国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新突破,拓展更大的经济增长空间。全国环保科技工作者要乘势而上,有所作为,争做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的实践者和引领者。(国际在线)
中国环境污染损失增速已经超过GDP增速
我国每年因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代价已接近1万亿元,并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升高。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日前公布的《2009年中国环境经济核算报告》显示,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污染代价持续上升。环境污染治理压力日益增大,自2004年以来基于退化成本的环境污染代价从5118.2亿元提高到9701.1亿元。2008年的环境退化成本为8947.6亿元。
与此同时,2009年环境退化成本和生态破坏损失成本合计13916.2亿元,较上年增加9.2%,约占当年GDP的3.8%。(编者注:2009年中国GDP增幅8.7%)
如何对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进行货币化计量与评价,真实地反映国民经济福利,一直是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环境保护部和国家统计局于2004年联合开展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绿色GDP)的研究。考虑到目前开展的核算与完整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还有差距,2005年这项研究更名为“环境经济核算研究”,研究报告名称也调整为《中国环境经济核算研究报告》。此报告称,2009年我国直接物质投入由2006年的80多亿吨增加到2009年的100多亿吨,增速较快,但资源产出效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据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资源产出率处于320美元/吨~350美元/吨的水平,且有下降的趋势,目前先进国家已达到2500美元/吨~3500美元/吨。
研究报告显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投入产出效益相对较低。生态环境退化成本占GDP的比例与人均GDP之间呈现负指数关系,显示出经济发展越是落后的地区,经济发展的生态成本越高。
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新公布的2009年中国环境经济核算报告进一步显示,环境危机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在传统工业化模式下,不断增长的GDP数字,是建立在资源环境和公众健康不断透支的基础之上的。这种高消耗、高污染、高风险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2011年自然灾害损失概览
近日,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办公室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部、统计局、林业局、地震局、气象局、保监会、海洋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部门对2011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
经核定,2011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全国4.3亿人次受灾,1126人死亡(含失踪112人),939.4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农作物受灾面积3247.1万公顷,其中绝收289.2万公顷;房屋倒塌93.5万间,损坏331.1万间;直接经济损失3096.4亿元。
2011年,中国相继发生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云南盈江5.8级地震、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夏连旱、南方暴雨洪涝灾害、沿海地区台风灾害、华西秋雨灾害、西藏亚东地震灾害等重特大自然灾害,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大影响。综合判断,2011年我国自然灾害灾情较常年偏轻,但局部地区受灾严重。其中,四川、陕西、湖南、云南、贵州、湖北等省灾情较重。
灾情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灾害多发频发,南方损失较重。全国9成以上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南方部分省份由于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阶段性干旱、洪涝灾害影响,重复受灾、连续受灾,损失较为严重。
二是水灾旱灾并重,旱涝交织影响。旱灾和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占自然灾害总损失的30%和40%。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出现旱涝急转,华西、黄淮等地遭受严重秋汛灾害。
三是台风损失偏轻,地震外强内弱。2011年先后有7次台风登陆我国大陆地区,因台风导致的死亡(含失踪)人口、倒损房屋数量均较常年减少8成以上。地震活动外围强内陆弱,小震大灾事件时有发生。大陆地区共发生17次5级以上地震。
四是灾贫效应叠加,城市灾害突出。2011年,全国因灾造成的死亡(含失踪)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倒塌房屋数量超过80%分布于“老、少、边、穷”地区。自然灾害对城市的影响再次凸显。汛期全国130余个县级以上城市进水受淹,城市安全运行受到较大影响。(新京报)
毒之根基:毒地 毒泥 毒房
中国城市噩梦:盖在“毒地”上的房子 城市工业企业大规模外迁,遗留下的大量棕色地块未经“清毒”,已被建成经适房、商品房和公共设施。
交付一年的新房一直空着,武汉人郑宏远赴江苏打工,家人宁可每月花费1200元住在出租房里。新房所在小区的前身是化工厂,未“清毒”,先建楼。这种未经修复的污染场地被媒体称为“毒地”,而在欧美国家有一个文雅的名称:棕色地块。
棕色地块正成为中国城市的噩梦。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发现,大量工业企业搬出城区之后,遗留的棕色地块几乎成了城市里无人清洁的角落,甚至未经“清毒”就被一些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视为“唐僧肉”,建成经济适用房等。棕色地块对人体的长期毒害,美国早在1970年代就有畸形儿的惨痛教训。
在中国,还有更多的人对所住小区用地的历史数据一无所知。
一辈子积蓄换一套“毒房”
夜幕降临,郑宏所在的“武汉黄埔人家·长江明珠经济适用房小区”(以下简称长江明珠小区)约有一半以上的房子没有灯光。很多人都像郑宏一样不敢搬进新房。
这是保障房小区,2400多户中60%为经济适用房业主,他们多年梦想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楼房。
27岁的韩涵是经济适用房业主。这套93平米的毛坯房,耗尽父母平生积蓄外加十万元借债。在一家人就快结束或寄居、或租赁的分居生活时,2010年11月30日,他们通过新闻得知小区建在毒地上。
“当时就崩溃了,一家人用一辈子的积蓄买了一套毒房。”韩涵说。
长江明珠小区的土地曾被污染近60年,它的前身是武汉久安制药厂、武汉市长江化工厂。1997年长江化工厂停产后,一企业在此生产电镀添加剂。2009年3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评价研究所的环评报告显示,该地块上多年生产的产品为氟化工产品和电镀添加剂,大多具有毒性或剧毒。这是一块典型的棕色地块,一块被工业企业污染、亟待清毒的“毒地”。
重金属、电子废弃物、石化有机污染物和持续性有机污染物——棕色地块污染物的四大类别,距离城市市民并不远。尤其是后两者在渗入地下后,可通过花坛的土壤、管道等缓慢挥发毒害人体,毒性释放可长达上百年,严重如多环芳烃等则可致癌。它们还可通过地下水,危害更多的人。
“如果你每天带着小孩到小区散步,影响就更大了。”中国环境修复网执行主编高胜达说。
“只有出现了大型群体受污染事件,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高说。这在国外已有前车之鉴,最著名的是美国的拉夫运河小区中毒事件。
1978年春,一位叫洛伊斯·吉布斯的母亲发现常常患病的儿子与小区附近的拉夫运河有关。该运河曾是一个堆满化学废物的大垃圾场。随后的调查发现,在1974至1978年间,拉夫运河小区出生的孩子56%有生育缺陷。拉夫运河小区的妇女比搬进来之前流产率增加了300%。
长江明珠小区直到开工一年多后,武汉市环保局才批复“项目选址满足不了环保要求”。此时,小区已基本建成。之后,开发商才将原场地的土壤平整后,铺上一层土工膜,并覆盖安全土层,再进行绿化。2010年9月,地块终于通过了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环评验收。
业主们并不相信验收结论,他们通过堵路、罢住等方式表达换房等诉求,但最终无果。
看得见的危害,摸不清的家底
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土资源部曾自2006年起,耗时3年开展全国土壤污染普查,但至今仍未见公布与棕色地块相关内容。
棕色地块变身经济适用房并不罕见。在广州,原广州氮肥厂、原南方钢铁厂都被建成经济适用房,还有北京市的化工三厂、红狮涂料厂,等等。
一位要求匿名的专家认为,保障房一般为无偿划拨用地,政府“理所当然”划拨较差的地块,而靠土地财政生存的地方政府,自然希望好地块卖出好价钱。
2010年12月2日,武汉市环保局就“长江明珠”事件召开新闻发布会,武汉市环保局官员在回答提问时说:“这个房子是建给老百姓住的,已经花费不菲,那么是不是还需要花更多的钱去做这些无谓的治理呢?”
经济适用房只是冰山一角。高胜达介绍,媒体以为政府把这些地都给了穷人,“但其实不是这样的,更多的地被改头换面开发成了普通商品房了。因为将土地开发成商品房,利益能够实现最大化。”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副所长骆永明也通过研究发现,大量的棕色地块用于了房地产开发。
高胜达举例说,2006年3月,武汉三江航天房地产公司竞得“赫山001号”地块,建设商品房。这一总面积280亩的地块距武汉市中心仅20分钟车程。然而,次年即发生工人中毒事件。经过调查,开发商才知道这一地块原属武汉市农药厂,是典型的棕色地块。
随后开发商要求退地,武汉市土地储备中心因事先未告知毒地的背景而赔偿1.2亿元。直到2011年5月该地块方启动修复,修复资金达2.32亿元。
“武汉市土地储备中心之所以在拍卖时未告知这一地块历史情况,就是希望拍卖出周边正常地块相似的价格,或者说,目前有关部门对污染将降低地块价值这一事实还没有足够的认识。”高分析说。
在遮遮掩掩的乱象中,中国棕色地块的“家底”,却至今仍无权威数据。南方周末记者采访国内多家关于土壤修复的科研院所和企业,均没有得到答案。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土资源部曾自2006年起,耗时3年开展全国土壤污染普查,但至今仍未见公布与棕色地块相关内容。
不过,从主要城市工业企业搬迁情况中可见一斑。早在1990年代,我国较发达城市开始了大规模工业企业搬迁。
骆永明研究发现,据不完全统计,至2008年,北京、江苏、辽宁、广东、重庆、浙江等地的污染企业搬迁达数千家,已置换约2万余公顷工业用地,这相当于约28000个标准足球场面积。
这些地块很多是棕色地块。世界银行2010年发布的《中国污染场地的修复与再开发的现状分析》称,近年,有关专家在北京、深圳和重庆等城市的调查显示,最近几年工业企业搬迁遗留的场地中有将近1/5存在较严重污染。
污染状况堪忧。2005至2006年,北京市环保局调查了18家已停产或即将停产的化工企业,发现7块场地受到污染,部分场地污染深度达到15米,必须修复才可达到规划用途的环境要求。
无法过滤的毒地
一个荒诞的现实是:依他国的法,修复中国的地。
目前,我国尚未发现棕色地块直接危害地上居民的具体案例。
高胜达分析,中国房地产2002年以后才火爆起来,大量入住是在2005年之后。而危害需经连续多年的影响才会显现,还需检测和排查,才能确定原因。
我国对棕色地块的重视,最早竟起步于三名工人中毒事件。
2004年4月28日,北京市宋家庄地铁工程的建筑工地,三名工人因开挖深层土壤而中毒。出事地点原是农药厂,后被一家涂料厂合并。“当时还没有土壤修复的概念,受污染的土壤被挖走了事。但这一事件让大家认识到工业用地存在潜在风险。”高胜达说。
欧美国家普遍于1980年代就开展土壤修复工作,但我国只是最近5年在极少数城市有所动作,如北京、上海、重庆等,也只有这些城市颁布了地方性文件,且有相当的局限性,比如很多城市都将修复工程交给本地的企业。
而包括武汉在内的更多城市至今未建立相应的机制,就像“长江明珠”一样,一些棕地只有在媒体曝光,或者引发了中毒事件后,才被人们重视。
2007年,南京市乐居雅小区一开盘即被消费者抵制,因其建在未经修复的原南京化纤厂原址上;2008年,原广州氮肥厂部分地块被规划为经济适用房用地。被媒体曝光后,广州市政府只好花费600万元进行修复。这被称为广州市土壤修复第一案。
这些都是零星的个案。至于全国土壤修复的总体数据,南方周末记者采访多个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均无法得知。“一些场地即使做了修复,开发商也会出于销售方面的顾虑,不愿进行宣传”,但他们均表示,土壤修复“非常有限”。
中国尚未制定土地污染防治法对此进行强制性要求,甚至中国至今还没有污染场地的调查、风险评估、修复、验收等各方面的标准。
尽管我国早在2003年就施行了环境影响评价法,但也不能有效过滤毒地。因该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并不包含用地的历史情况调查。
至今,国家层面仅有两个关于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的文件,都只有原则性规定,无实施细则和惩处规定等,故无实际强制性。
这造成一个荒诞的现实:依他国的法,修复中国的地。自2007年我国土壤修复进入商业运作模式以来的5年里,土壤修复所参照的标准要么是别国的,要么是环保部制定的《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导则》等4个修订意见。这些修订意见大约都是在2009年制定,但一直未正式颁布。
业内寄予厚望的《关于加强工业企业再开发利用环境场地管理通知》至今也未发布。该通知于2011年9月由国务院同时发给环保部等部委、各省市征求意见。通知要求工业企业搬迁场地再开发前,必须开展调查和风险评估。
“中国土壤修复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之前对污染场地研究严重不足。”高胜达说,“所以即使立法,也不会一步到位。”
美国的经验常是中国学界研究的对象。
早在1980年,美国就创立“超级基金法”,向石油、化工等巨头征收化工税,用于清理泄漏的化学物质和有毒垃圾场。2002年,美国又颁布了《棕色地块法》,将污染责任和现在的开发商分开,再通过折价,让开发商有获利的空间,从而促使社会资本介入棕色地块的修复。
在中国,只有重庆市正在酝酿吸引社会资本的机制,它计划将所有棕色地块打包,交给一家公司上市。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博士阳平坚认为,美国对中国的最大启示是法律先行,且严格执法。“法律出台后,资金要落实。美国甚至会把资金的来源和额度写在法律条款中,使得执法过程有财力和物力作为支撑。”
2010年10月,长江明珠小区交楼,大多数人都在等待着土地证和房产证的发放,一部分人将会卖房,另一部分人将集资委托相关机构对小区环境进行检测,如发现问题,将起诉武汉市环保局。(南方周末)
城市环境定时炸弹:被忽略的工业毒泥
在经历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后,污泥正让一座座城市陷入恐惧之中。这些含有重金属、有毒有害物的污水处理厂的产物,大量HTTP/1.1 401 Access Den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