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

2008.5

[日期:2013-02-23]   来源: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  作者: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   阅读:5031次[字体: ]
 
 
生 态 经 济 通 讯
 
 
第5期
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主办     (总第202期)    2008年5月25
 
 
 
目 录
 
深切怀念王耕今同志………………………………  1
怀念王耕今先生 ………………………………… 李宪法3
王耕今先生一周年祭 ……………………………… 4
从悼念王耕今先生逝世一周年想到的…………… 沈坩卿4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生态经济与
和谐社会研讨会征文通知………………………………… 6
生态经济信息选录………………………………………… 7
 
 
 
纪念王耕今先生逝世一周年座谈会专刊
编者按:2008年3月31日,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在京举办“纪念王耕今先生逝世一周年座谈会”,追思王老的学术思想和严谨学风,以及他为学会建设与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现将与会者的悼念文章连载在2008年第5、第6期《生态经济通讯》上。
 
 
深切怀念王耕今同志
石山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北京 100732)
 
    耕今同志逝世一周年了,老友们常常谈起他。不少人还不知道他已谢世,我讲了情况后,都以未能参加告别仪式为憾。今天这个会也有点补救的意思,但更重要的是继往开来,把学会工作搞得更好,这也是实现王老未了的心愿。以下我讲几点意见:
第一,耕今同志为学会工作付出巨大辛劳
耕今同志为我们学会付出了巨大辛劳。从学会的成立到其后的发展,许多事务性工作都是他一手操办的,十分辛苦,实际上成了学会的秘书长。他任劳任怨,埋头工作,不急躁,不叫苦,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秘书长。秘书长是学会的核心人物,他工作的好坏对学会建设与发展关系极大。我们学会在初建阶段工作开展得好,社会影响较大,耕今同志的功劳最大。
我们是一个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新型学会,人们比较生疏,在学会成立初期,由于许涤新同志的倡导以及学会的大力活动,接受生态经济思想的人愈来愈多,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方方面面很快开展起来。理论队伍很快形成,许多作品不断问世,形成一股理论新潮。实践方面也是这样,生态城市建设活动很活跃,试点城市不断增加,马世骏同志起了很大作用;生态农业建设,在农业部老部长边疆同志率领一个很强的班子的推动下,很快由生态村、生态乡扩大到生态农业县建设,在全国形成轰轰烈烈的形势,当时有近200个县搞生态农业县域的建设,取得的经验十分丰富,今天仍有借鉴作用。很可惜,由于许老、马老和边老相继谢世,加上一些其它因素,生态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受到挫折,有的活动甚至停滞下来。王老毫不退缩,直到晚年,他虽然离休了,仍在思考学会如何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他与我不断通电话,希望学会开一些小型讨论会,就一些重大问题发表意见,扩大学会的影响,也让一些退下来的同志有发表意见的机会。我完全赞成他的想法。他的这个意见,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在三农问题、生态环境建设和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都有许多问题亟待研究,这恰是我们学会发挥作用的大好时机。
第二,耕今同志的文章有感而发,有针对性,有棱有角,值得大家学习。
耕今同志在国家计委负责农业方面的工作,了解全面情况,深知农、林、水建设和管理中的矛盾和问题所在。文革后,调到社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现为农发所)工作,从具体指挥步入理论研究,是一大转变,但他的前段工作对其后段工作十分重要,与没有实践经验的人大不相同。他常对我讲,对某个问题有不同看法,要写篇文章加以批驳。他的文章总是有感而发,有针对性,有棱有角,与泛泛而论的文章大不相同。我只知道他勤于写作,他在生态经济通讯上发表的文章我都看了,在其它刊物发表的文章就没看到了,王老通常不主动发送,因此,他究竟写了多少文章,我实在不知道,说来十分惭愧。总之,上述结论是我从看到的他的文章和平时与他交往中得出的。他不怕得罪人,公开论争,这是十分可贵的学风,没有这一点,就谈不上做学问,也谈不上研究问题,搞理论研究的人就要旗帜鲜明,首先就有一个反对什么、赞成什么的问题。
王老既有实践经验,有理论分析能力,又有明确的是非观念,他的文章是有学术价值的。建议由学会为王老出一本选集,把与生态经济理论有关的文章,有独创性以及有新意的文章集中起来,加以精选,让人爱读。近年来,北京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小丛书,叫“大家小书”,十几万字一本,选名家的最精彩文章汇成一集。我买了其中一部分此类书籍。书店人员讲,这套书买的人很多,读者反映不错。
总之,耕今同志在学术理论上的鲜明见地和严谨学风,以及他不计名利,为学会的建设与发展辛勤工作,并为同志们努力创造实际调研和开展学术交流的条件,是很多年如一日的,此种甘为人梯及为人作嫁衣的风格,实在值得大家学习,更值得我们深切怀念。
 
 
 
怀念王耕今先生
李宪法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北京 100732)
 
我从1983年开展北京市“留民营生态村”课题研究期间与王耕今先生相识的。从各方面说,王老应该是我的老前辈。他认真负责的精神,严谨的学风,生活上艰苦朴实的优秀品质,待人接物上和蔼可亲的态度,给我很大的教育。借以此文回顾与王耕今先生相处的几件事 ,以表达我对王老的怀念。
对新事物热心支持:1986年“留民营生态农业示范研究”项目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和“全球500佳之一”的荣誉称号,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课题开始时曾面临着认识上和条件方面的一些困难问题。王老一开始就关心和积极支持这个课题,多次去现场调查和指导。这个项目之所以获得较好的成绩,王老和其他一些有名望的老领导和老专家的支持和指导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课题组总结中我们称之为“社会支持系统因素” 。
对国家事业认真负责:王耕今先生特别关心我国的水资源问题。我参加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论证会,大概是1998年,我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论证报告,提出了“值得重新论证的几个问题”,征求王老的意见。出于对国家重大水资源项目的责任心,王老把意见转给了当时的朱基总理,朱总理批转给水利部门的主要领导。反映的意见有了结果。
在2001年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修订报告”中,对预测的受水区需水量做了较大的修改:原报告中预测的受水区2020年总缺水量为312亿立方米,“修订报告”中的预测段延长了10年至2030年,而总缺水量反而减少了143亿立方米,即减少了近50%。当然,也可能包括其他专家共同反映的结果。当时有关省市都争相调水,而且要求多调水,因此,持不同意见的人都比较谨慎。王耕今先生出于对国家的责任,不顾个人得失的精神,令人敬佩。
艰苦朴实的优秀品质:在我的老家(山东省寿光县)台商投资办了一个利用玉米秸秆发酵制造有机肥的工厂。1998年4月老家委托我从北京请几位专家到现场考察和指导。我请王老“出马”,王老邀请几位较年轻的先生同往。当时有机肥厂还没有什么效益,条件较差。为了省钱和方便,厂领导安排从北京到目的地的往返行程用普通的面包车接送我们。交通工具简陋,而且路上需要8小时的行程,我担心王老不接受。与王老商量后,他坚定而风趣地说:“你能坐,我就能坐”。那年我还不到70岁,而王老已是88岁的高龄了。从北京到寿光县往返、在寿光参观考察有机肥厂、沼气村和污水土地处理综合利用工程现场,都是用同一辆简陋的面包车。这件事除了说明当时王老的身体还很硬朗以外,这么一位老前辈、老领导,不摆架子,艰苦朴素的优秀品质,对我教育很大,一直忘不了这件事。王耕今先生的严谨学风,从实际出发的学术思想,对社会的责任心,艰苦朴素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王耕今先生是一位和蔼可亲,值得尊敬的长者,他的言行对我的教诲,我会永远铭记。
 
 
 
怀念王耕今先生
方磊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100045)
 
寿高九六,仙游一载,农业基础尚稳固
 德重四代,学富五车,生态经济大发展
 
 
 
从悼念王耕今先生逝世一周年想到的
沈坩卿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 北京 100732)
 
今天,我们怀着既沉痛又崇敬的心情,缅怀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创始人之一王耕今先生逝世一周年。王老既是一名德高望重的老革命、老党员,又是我国一位名至实归的经济学家和生态经济学家。他1911年生人,我1924年生人,他长我13岁,他是我的良师也是我的益友。早年他曾担过国家计委委员,农水局局长,作为一名水利工作者,我得益良多。他的有关文章我经常学习,我的文章他不但看而且还无私地向我提供他个人收集的珍贵资料,供我使用。
    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我参加过黄河规划,以及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利枢纽的设计、施工与管理,乃至最后组织领导编写三门峡工作总结。当年我是主张在三门峡修高坝大库,蓄水拦沙多发水电的。持这种观点的当时是多数派。而著名水利学家黄万里不主张在三门峡修大坝。还有一位年轻人刚从天津大学毕业不久,是我的助手,他主张修低坝。当时双方争论很大,但他们是明显少数,受到我们这些所谓“多数派”的压制。我还引用前苏联专家的经典名言:“库容是靠淹没土地换来的”。当时根本不懂得搞水利工作,不能够就工程论工程,
就水资源论水资源,而必须考虑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长远的、积累的、潜在的生态环境影响问题。
吃一堑,长一智,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我们在吸取了上述类似惨痛教训的基础上,率先创建一门边缘性、交叉性较强的新学科,定名为环境水利学。
1992年,我有幸参加中国生态经济学会,耳濡目染在学会同仁,特别是在王耕今、石山先生的影响下,我提出了生态经济型的环境水利模式,水利要走绿色道路。
我清楚地记得,2003年5月3日作为中国生态经济学会顾问,82岁高龄的王耕今先生提议并主持了“中国水利问题座谈会”。因为事及水利,我又是一名水利工作者,所以比较积极,凭记忆所及,我做了一个“浅谈中国水利问题”的发言,里面提到了中国的水利问题,概括起来是“水多了,水少了,水脏了”三个三字。文中还引用了司马迁《史记·河渠志》里讲的一句话:‘甚者,水利之为利害也’,我搞了一辈子水利,对这句话体会较深,在那次座谈会上,我发现王老的身体已经不像以前那么硬朗了,是由他的夫人陪伴来的。至于2005年5月31日著名国际生态经济学家、地球政策研究所长莱斯特·R·布朗从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以及以人为本等多维视角,观察和对待当今的中国水利问题,可以说并应当是他对我国的水利工作者、以及对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同仁的要求更高了,以及我们所担负的责任也更重了!
    中国全国水利新蓝图到底怎么绘制?中国的水利绝不能再就工程论工程、就水资源论水资源了!除了工程蓄水调水等传统内容外,还应与时俱进,进一步掌握造水和虚拟水等技术措施,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水利要以节水减排为荣,以对江、河、湖泊、水库作为排污场为耻,其实目前所提节能减排最宜进一步充实为“节资源减排污”,具体到水利当为“开清水之源,节污水之流”,把开源节流具体化,多为城乡民生办水利实事,特别要为老、少、边、穷、山区办水利实事。我们要善待江、河、湖、库、海洋、湿地和地下水,努力维护它们的健康,并营造相应的生态文化和对其进行全面保护的道德氛围。把传统的仅限于人与人的道德关系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扩大到“老吾老以及自然之老”,善待万物。
王耕今先生逝世一周年了,长江后浪推前浪。我希望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有更多的同仁提议并主持“中国水问题座谈会”,当然,时代在前进,认识在深化,概念在创新,今后要举办的中国水问题座谈会的内容和质量也必然是与时俱进的!使中国水利走绿色道路(结合石山先生提出的林草兴邦,根于天地,具于人心,维护自然之有序,人与自然和谐,才有社会和谐)。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生态经济
与和谐社会研讨会征文通知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生态经济与和谐社会研讨会”将于2008年11月8--9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会议的主题是“生态经济与和谐社会”,目前正围绕以下议题进行征文。
(1) 改革三十年来生态经济学进展的回顾与反思
(2) 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论的探索
(3) 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4) 生态经济学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5) 生态经济学理论视角的和谐社会建设模式
入选资格:入选论文的参会者享受正式代表资格。
截稿日期:2008年9月30日
联系方式:电子版同时发送到:sunrm@cass.org.cn(北京);guozhongxing@126.com(南京)。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
                               
生态经济信息选录
办绿色奥运 建绿色中国。 走进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它那造型独特、美观靓丽的膜结构外层让目睹者新奇不已。这层特殊的外衣不仅赋予“水立方”与众不同的外观,更让它拥有了每天可用将近10个小时的自然光照明,从而节省大量电能。步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这里的大型自然山水景观,微地形起伏、小型溪涧景观以及自然野趣密林,让人仿佛置身深郊野外,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忘却掉这里是紧邻北京第29届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的城市公园。这片位于地价昂贵的北京城区的最大城市公园,成为奥运会留给北京的一份宝贵财富。
    北京街头、生活小区、超市门口,整洁的街道,标识清晰的分类垃圾桶,手提环保购物袋的市民,让你近距离感受到一个城市环保意识的提升。“少用一个塑料袋”,“少开一天私家车”,“室内空调夏季调高1度,冬季调低1度”等等,已不仅是政府的号召,而是被越来越多的市民认同并践行的自觉意识。
    纵览北京奥运赛场内外,从场馆建设到环境治理,从完善硬件到增强意识,绿色奥运的理念已经全面贯穿整个奥运筹办过程,已经牢牢植根包括主办城市在内的全体国人心中。
    进入21世纪,全球性的能源危机、温室效应、气候变化,使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成为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快速发展,中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同时,经济粗放、结构失衡、污染严重的问题日益突出,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中国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审时度势,顺时而为,转变发展理念,调整发展战略,促进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近年来,国家对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广度、深度不断加大和拓展,从政府到民间,各种环保举措不断出台,各种环保活动方兴未艾,公众环保意识普遍增强,城乡环境正在向整体向好的方向转变。
    7年前,在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之时,中国就向世界郑重承诺,把北京奥运会办成一届绿色奥运会。这决不是为了奥运的权宜之计,而是来自中国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来自中国对世界负责任的态度,来自中国对人类未来发展前景的不懈追求。7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坚定地承担起一个发展中大国对人类未来命运和前途发展应担负的责任。
恰如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当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理念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指导方针,当举办绿色奥运和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倡导环保生活的中国发展长期目标相吻合,唤醒和激发的将是中国政府和中国民众持久不懈的努力与追求。奥运是契机,不是目标;奥运是起点,不是终点。中国将把一届绿色奥运奉献给世界,更将把一个山川秀美的绿色中国献给人类。(新华网)
在普通玻璃窗上加一层涂层采集太阳能并供能根据波长的不同,还可以把涂了新涂层的玻璃板叠加。人们通常在屋顶安装大面积电池板用以采集太阳能。但是这种方法价格高昂而且效率平平。现在,只要在普通玻璃窗上加一层涂层就能采集太阳能并供能。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周刊上详述了这一技术,他们还认为这种技术不出3年就会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可以不影响采光据报道,研发这项技术的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他们按特殊比例混合至少两种涂料制成一种聚能材料,以吸收各种波长的光线。在玻璃边缘安装太阳能电池后,将混合涂料涂在玻璃表面,涂料吸收太阳光后会把光线以不同波长传输到安装在玻璃边缘的太阳能电池中。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师、研究小组负责人马克·巴尔多说:“涂层可以在大面积物体,如玻璃窗上采集阳光。”
    据报道,这种聚能材料不仅适用于玻璃,还可以用于塑料板等物质。它还可以制成彩色或者透明无色,而以透明色涂在玻璃窗上时不会影响采光。
    现有电池板能增效  目前绝大多数太阳能聚能器使用大型移动镜面追踪太阳光,但是镜面的配置和维修费用颇高,而且整个装置体积庞大,新聚能技术的问世解决了这些问题。
    由于这种技术生产流程不复杂,材料费用也不昂贵,巴尔多说:“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实用的技术,因为它大大降低了成本。”
此外,还可以在现有太阳能电池板上加入这一技术,花费不高却可以使效率提高近50%。美国能源部基础能源科学办公室计划局局长阿拉温达·基尼说:“这种技术成本低,在太阳能使用领域是革命性的进步。”
据国外媒体报道,生活在法国巴黎的居民们现在只需抬抬头便可随时了解市区内空气的质量到底怎样。对于他们来说,看看一只悬浮在空中的巨大氦气球的颜色,就能判断出现在空气的质量等级。
    一家名为Aérophile的公司日前在安德烈·雪铁龙公园的上空升起了一只巨型气球。据介绍,这只气球的型号为AERO30NG Aérophile 5500,直径达36米,容积约6000立方米(每月只需向其中加注70方氦气以弥补漏气造成的损失),悬浮高度为150米。与一般的气球不同的是,这只气球可随着空气质量的变化,不断变换自身的颜色。正如该项计划的制定者们所说的,“现在人们无需闻味就可清楚地知道空气的具体质量了”。
    由于采用了全新的高亮度照明技术,人们即使是在20公里外也能清楚地看到这只悬浮在空中的彩色气球。
    据悉,安装在气球内部的照明灯可根据不同的空气质量指数变换光线的颜色:红色代表空气中臭氧、二氧化氮和粉尘颗粒物的含量已大大超越正常水平;橙色代表空气已经受到较重污染;黄色代表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适中;鲜绿色代表空气比较清洁;而如果是暗绿色,那就意味着空气非常清新,您可以放心地做一下深呼吸。
    具体的空气质量数据由一家名为Airparif的组织所设立的十一处检测站分别采集,其中有五处位于立交桥附近,其余的则处于车流量相对较小的地区。
    Aérophile公司从1994年开始便专门从事在世界各地释放氦气球的业务,其客户遍及突尼斯、中国、美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法国等。当然,其先前释放气球的目的多种多样,主要是出于娱乐目的。
除此之外,为了吸引游客,AERO30NG Aérophile 5500气球的研制者们还建造了一部低噪音无污染的液压起重机--它位于气球的下方,一次可将30名参观者送到气球上以俯瞰巴黎的全景。根据参观者年龄的不同以及是否为休息日,每张游览票的售价为5-12欧元。
卧龙核桃坪基地毁坏殆尽 63只熊猫全体搬家 广州日报社核心提示:自从“5·12”汶川地震以来,“孤岛”卧龙保护区大熊猫的情况到底怎样了?记者跟随援建卧龙的广州援建队,驱车12小时才到达卧龙镇,探访了震后卧龙核桃坪基地大熊猫的最新状况。
    卧龙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述了拯救63只熊猫的“惊心时刻”。地震后,卧龙核桃坪基地圈舍、四周山体遭到严重摧毁,63只熊猫都经历了惊吓、缺药、缺食与缺住所的特殊时期。卧龙的核桃坪熊猫圈养基地将被彻底废弃。
    截至7月16日,该基地已转移出43只大熊猫,另有20只大熊猫也将陆续转移至雅安的碧峰峡基地与核桃坪不远处的“临时安置点”。
    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发生。卧龙核桃坪基地的63只大熊猫震后的安全,一直牵动着世人的心。地震时持续1分多钟的强震,注定是卧龙大熊猫们难以忘记的惊恐时刻;震后的2个多月乃至更长时间里,注定也是卧龙熊猫们的一段特殊时期。
    紧急援救: “哄、逗、抱、扛”救国宝。 7月15日,在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帐蓬办公室,记者见到了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李伟。地震发生时,李伟正在二楼办公室处理认养仪式的熊猫照片。作为地震后拍下卧龙熊猫状况第一张照片的人,他向记者还原了当时的情景——
    “地震震裂了山体,成堆巨石乱滚,大熊猫受到极度惊吓,成年大熊猫神情不安,到处乱窜乱叫。幼年小熊猫吓得东躲西藏;亚成体放养圈里的7只熊猫双目呆滞,趴到树桩上一动不动,还有的大熊猫脾气变得很坏,一碰就咬人。我们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废墟中寻找一只只大熊猫。而找到后,先对惊恐的熊猫进行安抚,对大熊猫麻醉后转移至靠河边圈舍,对小熊猫通过哄、逗、手抱、肩扛方式将它们一一解救出来。”
    下午5时左右,经过1个多小时的紧急营救后,2007年出生的14只熊猫幼崽被首批抢救出来;随后,亚成体放养圈里的7只熊猫被解救出来,多只成年大熊猫随后都被转移到安全地带。救援一直持续到18时20分。李伟说,为了营救大熊猫,所有员工的手上、脸上血迹斑斑,多处被大熊猫抓破挠伤。“在援救中,有位已被同事转送到安全地带的女饲养员,又跑过来帮我们接应大熊猫。最后大熊猫安全运走了,她自己却晕倒了。”
    焦急搜寻失踪的“小小”生还可能不大   卧龙官方资料显示,卧龙的核桃坪基地63只圈养大熊猫中,有4只大熊猫——圆圆、毛毛、小小和茜茜失踪。李伟介绍说,圆圆在震后5天后被找回。5月25日,有人在距离研究中心两公里处发现河对面有一只大熊猫被困,研究中心组织了3支小分队分头上山搜寻。5月26日中午11时52分,第一支小分队惊喜地发现了茜茜。
    据魏荣平队长介绍:“经过13天的野外生活,加之食物缺乏和滚石惊扰,茜茜看上去显得十分疲惫,两只眼睛十分警惕。饲养员立即送上苹果,用食物引诱茜茜往饲养场方向走。疲惫饥饿的茜茜,用嘴接过苹果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但没按搜寻者的意愿往回走,却有重返丛林的迹象。”对此,援救小分队对惊恐的茜茜两次射枪麻醉倒它后,火速请求驻卧龙的武警与军队增援,从下午2时30分抬着120公斤重的茜茜,历经了抬、拉、滑90度直角的悬崖后,于19时05分将茜茜安全转移到安全圈舍。
    卧龙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直接负责人、熊猫研究专家汤纯香表示,截至7月15日,4只失踪大熊猫中,共找回3只——圆圆、茜茜与毛毛,其中毛毛被发现时已经死亡。汤纯香痛心地说:“至今未见音信的小小,很可能已经丧生。”
    整体搬迁:核桃坪基地不再适宜熊猫生活  地震对地质破坏力的“后遗症”,在震后10多天陆续显现出来,促使了熊猫研究专家最终作出了对核桃坪基地熊猫搬迁的决定。在现场记者看到,核桃坪基地原本是青山环绕的平地;地震后,四周到处是植被掩埋的滑坡面,山体岩石裸露,基地32套大熊猫圈舍中,14套彻底毁坏,18套受损严重,大熊猫医院震成危房。
    在核桃坪基地,汤纯香介绍说:“目前,这处基地还有20只圈养大熊猫,13只将在今后几天中再被转移至碧峰峡基地,另外7只因属于年幼熊猫,考虑到其成长环境与发育要求,将被转移至离卧龙1公里处正修建的临时安置点。”他表示:“耗资6000万元的核桃坪熊猫基地,付出了30多年心血,想起来就让人痛心疾首。”
    据悉,卧龙大熊猫研究中心将搬到耿达乡,位于幸福沟的神树坪-黄草坪-天台山一线。据汤纯香介绍,地震前就在施工的黄草坪基地已经在建设中。他说:“一旦地质稳定,我们将加快黄草坪基地建设。”至于重建投入的资金,汤纯香表示:“目前尚未确定,有媒体报道说是20亿元,也有说是2亿多元,我还没有得到准确的投入数额。”
    3年重建: 生态旅游迎来“萧条期” 卧龙特别行政区常务副主任何小平说:“地震之前,5--8月原本是卧龙旅游旺季,如今已是废墟一片。地震给生态旅游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
不过,汤纯香乐观地说:“消极影响最多也就是2--3年的时间,一旦卧龙保护区熊猫新基地建成,这将是更具规模是生态与旅游一体的现代化研究与保护基地。”“"寄存"到外省市的熊猫,时间也不会超过1年。一旦卧龙新圈养基地完成,我们会把它们"领"回来的。毕竟,熊猫的故乡——卧龙不能没有大熊猫!”
日本拟建世界最大太阳能发电设施  624,日本关西电力和夏普株式会社发布消息称,在未来几年内将合作在日本界市的临海地区建造世界最大级别的太阳能发电设施。两公司的网站都报道了此事。
该设施计划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由关西电力公司建设的发电量为1万千瓦的太阳能发电站,另一个是由关西电力公司和夏普公司共同建设的,位于夏普和其他公司工厂屋顶上的太阳能发电设施(最大发电量为1.8万千瓦)。
1万千瓦的太阳能发电站准备设立在界市第73区产业废弃物填埋处理厂提供的用地上,预计将于明年开工,2011年建成,投资约50亿日元(约3.2亿元人民币)。而设置在工厂屋顶上的发电设施则计划在20103月之前开工,20113月之前完工。该发电设施将使用夏普公司在20103月之前计划投产的薄膜硅太阳能电池组件。
作为不会排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清洁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在近年来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相关领域的开发与建设也逐步加快。而根据《东京议定书》的规定,日本有义务在2012年之前达到削减199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换算成二氧化碳约12亿6100万吨)6%的目标。据估计,关西电力公司和夏普公司的这个太阳能发电设施每年将减少约1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这将为日本最终实现减排目标作出贡献。(科学网
科学家称:对抗全球温室气体激增藻类大有作为 人类对能源需求如一个无底坑,要如何满足这项需求又不促使温室气体激增呢?科研人员现在又有一个可能的答案:那就是藻类。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22日报道,微藻具有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生成特性,同时又能轻易转化成不同种类的燃料,无论是抑制气候变化或成为生产电能来源皆具巨大潜能。它不会带来化石燃料的污染问题,也没有核能的浪费和危险。
  根据科研人员提出的设想,人们可将燃煤发电厂和其它工厂排出的废气,注入充满藻类、称作光生物反应器的大型透明管;一旦废气和水混合,藻类就会发挥光合作用,吸收大部分的二氧化碳。
  对这项称为太阳能生物燃料的全新技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了测试,结果相当成功,叫人感到鼓舞:供电厂排出的废气经过藻类处理,二氧化碳含量少了50%至85%,另一种温室气体氮氧化合物的含量也降低了85%。微藻从管内取出后,可以埋在地下,或导入海床,把它们吸收的温室气体捕捉住。
  另外,如果用生长在户外的微藻来发电,甚至可以产生“负碳”的效果,即它们在转化成能源的过程中,能够抽掉大气层里的部分二氧化碳。这是因为微藻在生长期间,首先吸收了二氧化碳;在燃烧产生能源时,它们虽会释放二氧化碳,但现代捕捉技术能防止该气体回返大气层。
  和使用粮食作物生产的第一代生物燃料比较,微藻也具备不占用农田的巨大优势。和其它陆地的含油植物比较,它的产油效率也远远胜出。以产油效率最高的棕榈树来说,要满足美国的燃料需求,就必须占用全美48%农田,藻类却只需要相等于5%农田的空间。
  目前,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学者,以及一些跨国大企业已经积极开发海藻能源。(中国新闻网
日本将试验重复使用塑料饮料瓶 日本环境省日前宣布,从下个月起将在首都圈试验回收塑料饮料瓶,洗净后重新灌装销售。据《读卖新闻》报道,德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已经在重复使用塑料饮料瓶,日本也计划加入这一行列,有关部门根据试验结果于年内决定是否实施和推广这一方法。报道说,环境省准备了特制的一点五升塑料饮料瓶,这种瓶的瓶壁比现在市场上流通的普通塑料瓶稍厚。从八月底开始,环境省将安排厂家用新饮料瓶灌装约一千瓶矿泉水在超市等地点销售。(人民网)  
  美科学家发布新报告 全球变暖威胁加剧 美国政府科学家在一份被白宫忽视的分析报告中指出,热浪、野火、疾病和烟雾等由全球变暖引起的自然现象所造成的死亡人数正在上升。
  这份149页的报告于本周一发表,科学家们第一次罗列出全球变暖给人类、食品、能源和水资源带来的严重威胁。这份报告提到,极端气候现象和由寄生虫等带来的疾病将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多。
  由于气候变化,花粉造成的过敏会更严重。造成呼吸系统和肺部疾病的烟雾会在美国更多的地区发生,程度也不断加重。同时,全球变暖意味着由寒冷造成的疾病和死亡会减少。美国环保协会的律师韦其·派顿(Vickie
 Patton)说:“这份报告清楚地表示全球变暖不仅威胁人类健康和福利,同时还对人类健康和福利有负面的影响。这份报告是在呼吁马上采取行动。”
  尽管科学已将公众健康和气候变化联系起来,可布什政府却妨碍建立这样的联系。上周五,布什政府声明《清洁空气法案》不是正确的应对全球变暖的工具,否定了科学家们的发现。布什政府要求公众在1970年法案的基础上,对减少机动车、飞机、火车和烟囱的温室气体排放提出建议。环保局指出,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让国会单独为控制全球变暖立法。
  环保局的发言人乔纳森·帅达(Jonathan
 Shradar)说,环保局长知道气候变化是个严重的问题,但他不想在不正确的法案下草率做出决定。帅达说:“一旦有了重要的发现,《清洁空气法案》就能被激活,相应的条例也可以开始被应用。”去年12月,白宫拒绝审阅环保局发来的有关气候变化危及公众福利的电子邮件。环保局长约翰逊的前任气候顾问杰森·伯奈特(Jason K. Burnett)说,副总统切尼的办公室曾在去年删除了由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主任准备的一部分报告,其中包含了全球变暖对健康的影响。而白宫辩解说这是出于对科学准确性的怀疑。在环保局发表分析报告后,工业界代表指出气候变化和人的健康的关系不大。电力可靠性合作委员会的主席斯考特·希格(Scott Segal)说,“这已经不是个科学问题了,这是围绕《清洁空气法案》的法律和政策问题。”他说,没人否认更多的人会由于热浪而死亡,问题在于,热浪是否是由于人为因素排放的温室气体造成的。(健康网)
美研究称气候变暖正拉长飓风季节 美国气候科学家近日表示,过去一个世纪以来,飓风季已经变得越来越长,大风暴到来的时间也越来越早了,这种趋势在1995年以后表现尤其明显。
  而且,酝酿飓风的暖池(注:热带风暴和飓风的生成需要海水温度至少达到26.5摄氏度,符合或者超过这一温度要求的水域被称为暖池)的面积也在不断增加,大西洋正逐渐成为适宜飓风形成和发展的“温床”。科学家说,这种变化很可能是由全球变暖引起的。据生活科学网站报道,美国皮尤全球气候变化中心的高级科学家杰伊
·加勒基(Jay Gulledge)同其他气候科学家开展的合作研究发现,自1915年起,飓风季的时间每10年就会延长5天。每年的飓风季从6月1日正式开始,但2008年的第一个热带风暴“阿尔伯特”却在5月31日率先登场。本年度的首场飓风“贝莎”于6月1日形成,6月7日达到飓风强度,作为一场大型风暴来说,其到来的时间相对提前了。过去10年中,越来越多的强风暴都在飓风季节里提早生成了,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飓风专家格雷格·霍兰德(Greg Holland)说。对于飓风预报员和沿海居民来说,标准的飓风季是从6月1日开始,到11月30日结束。美国国家飓风中心之所以采用这两个日期来确定飓风季,是因为历史记录显示大部分风暴都是在这6个月期间出现的,这样也可以帮助公众加强在这一时段的防范意识。气象学家则根据第一个以及最后一个命名风暴的日期来确定当年飓风季的长短。按照这个定义,飓风季从1995年开始就在不断延长,霍兰德说,并且那些8月中旬才会出现的强风暴提前到7月就来了(近期加强为3级飓风的“贝莎”就是个例子)。
  由于气候模型无法再现单个风暴,这种趋势并没有被正式地归结于全球变暖,但霍兰德认为,根据近几十年来的观察以及模型对大西洋变化形势所做的预测,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产生的暖化效应是引起这种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因素。
  飓风季的长度是全球变暖的“潜在的重大信号之一”,霍兰德说。
  海洋的温度不仅影响到飓风的强度,也会影响飓风季的长短。
  近年来,飓风和热带风暴生成的时间有所提前,这是因为“现在一年中海表温度变高的时间提前了”,霍兰德解释说,“整个(飓风)季节已经延长了”。暖池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张,为飓风的形成和加强提供了更大的空间,霍兰德说。现在,暖池已经一路延伸到了非洲海岸,使得风暴可以在更远的东部地区生成,同时也让它们在横越大西洋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时间来积蓄能量。这种形成于东大西洋上非洲西海岸列岛的风暴被称为“佛得角型”风暴,强飓风中有绝大部分都属于这种类型,霍兰德说。“佛得角型”风暴避开了可以减弱或者平息风暴的陆地和冷水区域,一路向西长驱直入,横扫大西洋。霍兰德认为,暖池的扩大可以助长早期生成的风暴,这将成为影响未来飓风季长度的因素之一。除了海洋暖化,另一个导致大西洋成为飓风“温床”的因素就是大气条件。海水升温也会改变大气环流模式。霍兰德说,大西洋上空已经出现了一些变化,气候模型预测显示,这些变化同样可能促进风暴在非洲海岸的生成和发展。(人民网)
  
科学家称海平面急剧变化或是物种灭绝主因   一位美国科学家在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撰文称,地球在过去5亿年里发生的多次物种大灭绝,很大程度上可能由海平面变化引起。
  在过去5亿年里,地球生命大规模迅速消失的情况至少出现过5次,其原因目前依然是古生物学和生物学领域的一大难题。有理论认为,之所以发生物种灭绝,是因为火山喷发和小行星撞击地球使大量灰尘抛入空中,导致气温下降。也有观点认为,物种灭绝的罪魁祸首可能是二氧化碳含量增高导致的气候变暖。其他一些科学家则更看重疾病的作用以及不同物种对有限资源的竞争。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地质学家沙南·彼得斯提出的一种新假说认为,海洋的扩张与收缩对地球生命具有比较深远的影响,地球物种大灭绝可能主要是海平面急剧涨落造成的。为验证其假设,彼得斯考察了记录在岩层中的两种远古浅海环境类型:一种环境由白沙滩和湛蓝的海水组成,类似于典型的度假胜地;另一种环境由泥泞的或褐色的沙土、石块众多的海滩和浅绿色海水组成。随着时光的流逝,土壤侵蚀作用在这些地方留下了沉积物。
  彼得斯通过化石研究了过去5亿年里的物种灭绝速度,然后将其与记录在沉积岩里的环境变化状况进行对比。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海平面的涨落上。彼得斯的研究结果显示,海平面急剧上升和下降与物种灭绝之间的关联性,比其它任何因素与物种灭绝之间的关联性都要强。(
新华网
美国科学家发表文章称全球变暖将危害亚非农业 科学家警告说,今后20年里,全球变暖导致的农业问题有可能给非洲南部以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地区造成极大危害。在今年早些时候出版的《科学》杂志上,美国科学家发表文章称,非洲南部的安哥拉、博茨瓦纳、莱索托、马拉维、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赞比亚以及津巴布韦等国家的最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可能会减产30%。 研究人员还说,在南亚地区的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家,农作物减产问题也将十分突出,当地包括粟米、玉米以及大米等主要的粮食作物的产量至少会下降5%。斯坦福大学的戴维·罗贝尔主持了这项食品安全与环境科研项目,他说:“我们还有时间避免这些不良影响,但是时间所剩无几”。斯坦福大学参与此项科研计划的另外一位科学家马歇尔·博克说,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相对经济的调节措施,例如在农作物生长季节提前或推后播种时间,或者更换农作物品种,但是最大化的效益还是来自那些投资更多的举措,例如开发新的农作物品种以及扩大农灌系统等等。(人民网
德国通过温室气体减排新法案 德国议会上院上周最终通过温室气体减排新法案,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翻番,改变电力生产方式以削减温室气体排放。
  德国总理默克尔自2005年上台以来一直把气候变化问题作为其内政外交的政策基石之一,但是她同时也受到来自工业领域尤其是汽车业界的压力,他们反对将新车成本与二氧化碳排放的数量联系起来。“汽车业的游说力量非常强大,”联邦议员及德国社民党环境专家赫尔曼·谢尔(Hermann
 Scheer)说,“而且大型的能源密集型公司也极力阻止通过要求他们转变能源利用方式的法案。”联邦议会此次通过的法案提出,要大幅增加包括风能和太阳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将其份额从现在的14%增加到2020年的20%。德国的风力风电占其电力生产的4.4%,这一比例排在丹麦和西班牙之后列世界第三,而可再生能源占到德国基础能源供应的6%。与此同时,新法案要求,直接的电力资源利用及其衍生热能作为一种能源联合生产方式的利用率将提升到25%。在德国和东欧,能源联合生产是一种通行且有效的系统,将发电站产生的多余热力转换为电能,而不是直接排放入大气层。德国到202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将在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40%,是去年欧盟27个成员国通过的最低减排指标的2倍,目前通过的法案是德国总体减排两阶段目标的第一步。
  第二阶段的一揽子环境法案将于议会今年夏季休会期之后通过,它将把目标集中于降低家庭电力消耗,从2009年开始,所有德国的新建和改造建筑都必须达到严格的能源效率标准。尽管德国以及欧盟制订了一些措施,但是其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以及八国集团的要求仍然遭到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国际金融服务公司安联集团的质疑。这两个机构在今年八国首脑会议举行之前发布一项报告称“八个主要工业化国家都还没有采取完成目标的有效措施以将全球变暖趋势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报告还说,德国虽然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表现可嘉,但在煤炭能源产业也还没有做出任何决策。(人民网
英研制特殊土壤应对气候变化 可将二氧化碳从空气中去除 如切实可行,研究人员将鼓励人们在含钙丰富的土壤里栽种更多的庄稼和其它植物。把地球从全球变暖中拯救出来可以部分依赖于我们脚下的土地吗?英国科学家如今正在研制一种可以将二氧化碳从空气中永久去除的土壤,并希望同时兼顾成本与效率。英格兰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人员相信,科学家在此之前从未进行过这种尝试。启动这个研究的想法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庄稼、树木和其它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天然地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然后通过它们遍布在周围土壤里的根系将多余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其中。在绝大部分土壤中,这些排放进来的二氧化碳有很大一部分又逸出到大气中,或者是进入了地下水。但是研究人员推断,在含硅酸钙——天然含有或经人工处理——的土壤中,植物根系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可能会和土壤中的钙起反应,形成无害的矿物质碳酸钙。碳酸钙最常见的自然在方式是白垩、石灰石和大理石。反应后,二氧化碳就可以被安全地锁定在碳酸钙里,以覆盖在卵石表面或自成颗粒的形式保存在植物根系周围的土壤里。
  科学家们正在调查这个过程在自然界的存在情况,如果切实可行,研究人员将鼓励人们在含钙丰富的土壤里栽种更多的植物、庄稼等。这也可能开启特制土壤的广阔前景,所谓特制土壤(添加了硅酸钙或种植特定植物)就是一种可以充分利用碳捕获能力的土壤。这种土壤可以在全球碳减排中发挥非常有价值的作用。研究小组的成员首先对天然土壤中的碳酸钙进行了探测,这些土壤是由含钙丰富的岩石顶部受风化、或裸露在外的混凝土受侵蚀而产生的粉尘(含有人工硅酸钙成分)形成的。接着,他们在实验室中研究了从混合肥料和含钙丰富的岩石中制造人造土壤的技术。最终,他们将在这种含大量硅酸钙的特制土壤上种植植物,然后监测碳酸钙在土壤中的累积情况。
  这个多学科人员的研究小组包含了土木工程师、地质学家、
生物家和土壤科学家,由纽卡斯尔大学的土壤科学家David
 Manning教授挂帅。“科学家们知道利用土壤来做‘碳吸存’的可能性已经有一段时间了。”Manning说:“但是,还没有一个人尝试着发明一种土壤,用做消除和永久保存二氧化碳。”他补充说:“一旦我们确定了这种二氧化碳消除方法的可行性,就会用计算机模型来预测在这种特殊类型的土壤中可以形成多少碳酸钙,以及速度如何。这将帮助我们制造出具有最优碳减排前景质量的土壤。一个重要的好处就是可以用比其它方法低廉的成本来应对气候变化。”
  更广的应用范围存在于在土地复垦、土地修复和其他开发项目中混合含钙丰富且具有二氧化碳保存能力的土壤。在这样的土壤上种植生物能作物可能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Manning说:“我们正在开发的这个方法可能会对英国未来的碳减排目标作出5%到10%的贡献。我们可以预计它的应用就在未来2~3年之内,这其中包括众多土地复垦中的‘速效方案’。”据悉,这个为期18个月的研究项目名为“制造碳吸存土壤:创新的碳减排方法”,已于2007年9月启动。《科学时报》
我国设立首个南极特别保护区 据《中国海洋报》报道,在不久前召开的第31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上,中国提出的格罗夫山哈丁山南极特别保护区管理计划获得会议批准,这是中国设立的第一个南极特别保护区。
  据报道,中国设立的首个保护区位于格罗夫山中部的哈丁山一带(东经74°53′~75°12′,南纬72°51′~72°57′),长约12公里,宽约10公里,呈不规则四边形。该区域距离中山站约400公里,为北北东-南南西向、岛链状分布的冰原岛峰构成的山脊纵谷地貌。该区域保留着冰盖表面升降遗迹,分布着
自然界罕见的、极易被破坏的典型冰蚀地貌与风蚀地貌,这些冰川地质现象既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又具备罕见的荒野价值和美学价值,人类的无序活动将会对其造成无法修补的永久性破坏。中国选择在这个区域设置特别保护区,必将对该区域的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报道说,在南极领土主权要求被冻结后,对南极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对南极的环境管理和资源管理方面。而在环境管理中,特别保护区和特别管理区的建设和成效既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南极科学研究的水准,同时也凸显了该国履行南极环境管理与保护义务的能力,对提升其在国际南极事务中的话语权有着积极的作用。早在1964年通过的《南极动
植物保护议定措施》第一次提出了“特别保护区”的概念,其后经过不断完善和规范,南极条约体系将以往设立的各类保护区重新划分为南极特别保护区与南极特别管理区两类并进行编号。截至目前,共有14个南极条约协商国设立了70个特别保护区和7个特别管理区。
  2006年,中国极地考察主管部门开始启动南极特别保护区建设工作。根据《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有关南极特别保护区预选、评估的要求和程序,在开展大量的调研和多方论证的基础上,鉴于格罗夫山地区哈丁山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荒野价值,提议该区域作为中国首个提出的南极特别保护区,以保护其完整的南极内陆冰盖进退遗迹和珍贵的风蚀地貌与冰蚀地貌。2007年,极地考察主管部门向第30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正式提交了管理计划草案,并作了专题报告。会后,成立了联络组,讨论和评议有关管理计划草案。今年,中国又将修改后的管理计划再次提交第31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在现场回应了日本及罗马尼亚的意见,最后管理计划获得通过。(中国新闻网
                                                 (贝磊 供稿)
 
 
 
 
 
 
                                                                                                                                                                   
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秘书处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100732 电话 85195648
编辑部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 email: benkp@cass. org .cn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