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

2008.8

[日期:2013-02-23]   来源: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  作者: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   阅读:13295次[字体: ]
 
 
生 态 经 济 通 讯
 
 
第8期
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主办     (总第205期)    2008年9月10
 
 
 
目 录
 
生态经济学理论与发展研讨会发言汇编………………… 1
生态时代林草兴邦  
——评石山先生著《大农业战略的思考》……………… 6
生态经济信息选录………………………………………    8
 
 
 
 
 
 
 
 
 
 
生态经济学理论与发展研讨会发言汇编
 
李周:生态经济学第一阶段是预警研究,就是把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告诉大家,第一步为宣传生态经济学。1990年之后,基本实现了这一点。那你不能光做预警,中国到底应该怎么做,各种问题应该怎么做,怎么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来解决问题?当然这个阶段进行到一定程度之后,第三阶段就是生态经济学理论范式的研究。你有这种非常好的基础之后,你才知道研究生态问题应该有哪些主流经济学所没有而你很需要的概念。按我的解释,我们在关注生态问题研究,用的方法有可能专门用生态经济学的方法,我们在做。但是从这个过程中,是不是可以看出从预警的研究到现实的研究,从提出问题研究到解决问题研究再到解释问题的研究。首先要提出问题,进一步解决问题,最后到第三阶段解释问题研究,这是一个具体的过程。这是我的第一个看法。第二个看法,就我理解,生态经济学应该是一个集体理性。我们都在讲个人理性,它强调的是一个集体理性。它不仅是企业最优点,还有一个社会最优点。那么这个社会最优点是通过意愿相关者合作、谈判、互利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讲,生态经济学也有它思考的范式。假定有一个集体顶点存在,这个点对应的是社会的最优点,最优点是通过利益相关的各方协商实现的。我觉得这和主流经济学还是有差异的,和环境经济学还是有差异的。按我的理解就是这么个逻辑。
先生:我觉得李周先生讲的很正确,就是这个集体均衡点,比如奥尔森的集体选择理论。奥尔森谈集体选择,也是一个集体理性和非理性的问题。如果你要用这个理论借鉴过来,没问题。现在就是说,像主流经济学有一套理论有限理性或非理性的问题。现在生态经济学究竟用一种什么样的体系来阐述这一观点。主流经济学是没问题的,主流经济学用一种什么形式反映到我们生态经济学理论体系中,我们借用一个什么样的范式。现在国内基本上各说各话的东西比较多一些,就是不可比的东西。
李周:我的意思是,如果是现行的主流经济学能够解决的问题,如果你要提出新东西来,你所提出的理论体系的依据是什么。一定是现行的理论解决不了问题你才提出来,所以不能说我先提出个理论出来,而不管现有的理论和现有的方法能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现有的理论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才会有一个新的范式、方法出来。我觉得首先得判断,现有的方法能不能研究这些问题。
滕藤:我刚才听了大家的意见很有意思,生态经济理论之所以难搞,原因就在于它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完整的科学体系。还没有形成中国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就世界范围看,也不是一个很完整的体系。所以难就难在这个地方。但是从罗马俱乐部开始,到“世界只有一个地球”,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定义”,生态经济学家都提出,现在的经济增长模式破坏了生态的最基本要求,对生态的规律进行了破坏,是从反面提出问题,你那套不行。那么,怎么搞才行呢?所以现在问题在于,不是说把经济学那一套拿过来,而是在你的领域要考虑到生态的基本规律和基本需求,建立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经济学上已经形成的一些可用的东西,一些方法,包括一些计量的方法,哪怕GDP既不体现人类发展的基本需求,也不体现生态的基本规律,但是它有用,我就还用。不行我就绿色一块,或用其它方法把它弄一弄,难就难在这些方面。我们现在要形成自己的基本思路。我个人的看法要跳出环境经济学或者经济学的框架来思考这个问题,更多的考虑生态经济的基本规律,更多的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把现在跨国公司控制的这一套经济框架破掉,不是说把经济学破掉。金融大鳄控制的经济,这样大的跨国流动性能有确定性吗?所以许多问题是从反面提出问题,但光反面不够,总要形成一个比较客观的、可以解释现在问题的观点。全世界我不敢说,至少是在中国,或者是需要可持续发展的这些贫困落后的国家,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可能是有意义的。
郑玉歆:我对生态经济学没有什么研究,其实我们是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因为学科建设的关系,我们数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也经常讨论这些问题。实际上,因为现在技术经济学发展的特别快,内容特别繁杂,也经常讨论这个问题。其实我觉得很难讨论清楚。所以在我们所我老是说你不要总想集大成、提出一个框架、建立一个什么理论体系,不要这样,实际上关键还是研究问题。很多理论也好,很多方法也好,通过研究问题来形成。如果你能够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此后你再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你自然要涉及到一些根本的理论问题。这是一个途径。另外。你真的想理论上有所突破,还必须有理论方面的人才,要形成一种理论不是很容易的事。现在生态经济学基本上是一个研究领域,大家承认这个领域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这个研究领域的边界很清楚,这一点比技术经济学强,技术经济学边界都不清楚。我觉得不要太着急,一定要搞中国式的理论框架,没有必要。因为经济学现在也无法解决中国的问题,西方经济学拿到中国来也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很多问题也解决不了。比如中央十七大提出建立生态文明,什么叫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标准是什么?符合生态文明的产业结构、消费方式,这些方面都是一些非常大的问题,都是很难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就是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实际上就是制度问题。现在市场经济制度,根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西方经济学基本框架就是市场经济制度,其实它根本解决不了这些问题。中国要在这一框架下解决问题也很难。比如说消费模式,怎么就是生态文明?咱们说中午吃饭肯定不符合生态文明,不符合生态文明的事情多了,你怎么去解决?咱们的消费模式跟在美国后面,根本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节能减排,实际上我们比美国节约多了,比发达国家节约多了。我们现在机构消费都很浪费,冬季我们办公的地方很热,家里室温却很冷,北京市供暖温度才16度。南方零度左右的气温,根本就没有取暖设备。所以中国的消费需求刚开始,方兴未艾。现在我们又想把生产方式转变成主要依靠消费,不要依靠投资,不要依靠出口。中国的消费一上去,将加大对能源的消耗量,温室气体还得大幅度增加。中国遇到问题多了,不是说提出一个理论框架就能解决的。我的意见是,学科建设是需要的,肯定重点还是研究具体问题,要结合中国实际。现有的理论框架也解决不了中国的实际问题。所以要想真正有意义的理论框架出来,还是得好好做研究,深入地做研究。题目很好,很有意义,但是成果比较平庸。我想现在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才是最重要的。这个学科要发展,必须有一些真正质量高的研究成果,这是基础。我的主要观点就是这些。
严茂超:我是在中国社科院读的研究生,当时我老师招我的时候,我脑子里就有一个想法,就是要进行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就要解决一个动量的问题。物理学的研究也是磁场、牛顿等等这些动量单位解决之后,才促使这个学科向科学化的方向发展。生态经济学恐怕也得朝这么一个方向发展。我们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体系是非常不完善的,现在有两种价值体系。一种为禀赋价值体系,比如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它是以其中包含的直接或间接的劳动量的大小来确定价值。应该说这种价值体系在经济学中是比较科学的。还有一种就是由支付意愿、市场价值等等确定的,这一种是带有主观意愿的,是不客观的。为什么这两种价值体系都有人在用呢?像外国的金融集团以及发达国家就是希望应用这种市场价格体系,这种带有不确定性的东西,可以把你的价值观搞乱,从而达到控制你的目的。在这一点上,奥德姆就说得非常重:“我们这个社会最大的弊端,就是以市场价格衡量一切,它导致了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夺走了巨大的财富,而发展中国家还全然不知,美国在1998年使世界三分之一的财富搞到了自己的手中。”因为我到奥德姆那里是作为访问学者,他在价值体系的深化方面是发展了一套认知理论体系。他是受到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启发。马克思这一理论只是包含了劳动价值量的大小,他使这一理论里面包含了直接的或间接的太阳能的多少,这也是一种禀赋价值体系,通过这把世界各国的经济进行动量分析,相当于环境经济的一种综合核算。GDP的核算是以市场价格,这就相当于一个橡皮的尺子在量中国的时候,我把尺子拉长,量日本的时候我把尺子收短。市场价格同样的东西,我们在不同国家访问后明显的感觉到一美元在中国能够买到更多的东西,而在日本能够买的东西少得多。对这个现象经济的、政治的含义有很多方面的问题啊,我们经济学没有对它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只有生态经济学能够很好的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我简单举几个例子,看人家怎么操控,进而从中国获得巨大的利益。在外资没有进入中国之前,我首先压迫人民币贬值,从1:5.6变成1:8.7,我为什么要压你贬值呢?因为这时候外国的基金还没有进到中国来,我1000亿美元进入中国,如果按5.6的话我只能换5600亿人民币,如果你一下子贬为8.7,我就可以变成8700亿人民币在中国流通。这时候1000亿美元进来我不是到你中国来买萝卜白菜的,我是来买你优质的资产的。我怎么买你的优质资产呢?我就要把你现有的国民经济的所有制体系、国有企业进行改制、改革。促使你改革,叫你怎么改呢?紧缩银根。紧缩银根,国有企业百分之三十几的税要交给国家,一紧缩银根,这样我1000亿美元就可以较低的价格买进,买进之后在你中国运作,我手头也赚了一大把人民币,同时你中国商品出口世界也赚了大量的美元,比方说4000亿美元。这时候我再压你升值,比方说汇率到6。这时候4000亿美元买我美国的国债,你就一下子损失掉多少钱啊!从8到6你就是损失8000亿。8000亿人民币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相当于八百万大学生在大学里十年的学费,多少社科院的研究经费,建三个三峡大坝。在这提到三峡大坝我就顺便说一下为什么要压你上水电项目,因为水电项目的投资收益率是最高的。如果我们能够限制中国能量投入经济运行的过程,我们就可以使中国的发展少一些动力,发展的速度就会慢一些。为什么我鼓励你搞生物制能和太阳能利用。生物制能的净能资产值才一点几啊,太阳能那是小于一的,这是一种不划算的方式。美国等很多国家搞的这些东西都已经证明不行了,根本就没有大量的搞了,然后推到你这里,来减轻它从世界进口石油的压力。因为从海湾进口石油的净能资产值是达到七或八比一的。这些外企在中国掌握了大量的人民币,你升值了,因为我这时候条件已经具备了,我掌握了几万亿的人民币,一升值我就可以把你的外汇储备拉干。我的银行进入中国之后,可以自由兑换,然后就可以把你的外汇储备吸干,国家的外汇储备不够了,又一轮的贬值重新开始。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很多国家已经玩了很多年的,它有一套非常有利的操作手段。
先生:我们是做最实际的政策研究的,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谈一下生态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关系的问题。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我们中心承担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监测的项目。那么通过这个项目比较来看,无论是天保也好,退耕也好,京津风沙源也好,这三个工程其实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通过改变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通过改变森林资源的利用方式,来达到改变生态的目的。中间的过程也是从资源实物量的变化,到农业生产、林业生产包括渔业生产的变化,再到我们价值量的变化。2008年监测这块我负责,比较这几个工程之后,我觉得生态经济这一块是不是从它的自然属性来说更接近于资源经济。另一个例子,今年我们承担了国家林业局一个特别艰巨的任务,就是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全国矿区植被保护和生态恢复的项目。要我们测算出矿区植被保护和生态恢复的补偿标准,补偿标准最后落到一吨煤、一吨铁你得从里头提出来多少可以用来做植被补偿的。当时接到这个任务时,我们觉得特别难,因为生态补偿不光是植被这一块,还有环境污染这一块。但深入做下去,我们还真正做出来了。怎么做的呢?我们的任务是使对铁矿、铜矿、硅盐、煤矿、石油和天然气进行补偿标准的成本测算。当时我们也试图借鉴环境评价的方法及资源核算的方法,但试了之后都不行。后来,经过反复研究,我们认为,矿区补偿标准核算资源经济学又包括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理论集合,它有环境污染问题,有植被恢复、有生态问题,还有各种各样的资源问题都在内,要建立这样的补偿机制,你必须把环境的问题,污染这一块的边界和生态建设林业的边境弄清楚。最后我们找到了,真的算出来了,怎么算的呢?我们的运算基础就是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它是把全国的统计都纳入森林资源核算的范围内,通过核算森林资源的变化,我们可以计算矿区的整个生产周期过程中被破坏的林地价值是多少,恢复的价值是多少,破坏的林地生态代价是多少。我们把环境的边界弄清楚,把我们自己的边界弄清楚,而且我们有很强大的森林资源调查和核算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借鉴环境评价的方法,比较科学地提出了补偿标准。我们的方法公布后,矿产资源部搞环境经济研究同志都没有想到我们会有这样的东西出来。通过这两项实际工作,我感觉到生态经济和资源经济的属性更近,资源经济和环境经济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我说的环境经济主要是工业污染这一块。即使在同一矿区范围内,如果核算它们各自的价值,都不可能用同一个方法来做。所以咱们这个学科要是建立的话,不知道是不是朝这个方向来做更好一点,怎么能把生态经济和资源经济、环境经济的边界弄清楚。
 
 
 
 
 
 
生态时代林草兴邦
——评石山先生著《大农业战略的思考》
 
欣闻93岁高龄的石山先生又出新作,惊喜惊叹,敬羡感怀,一口气读完《大农业战略的思考》,心旷神怡,启迪至深。石老老而弥坚,退而不休、思索无疆、笔耕不辍,实令我辈学人仰止。石老一直钟情于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始终心系国运民生,总是把我国农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安危联系起来进行高屋建瓴的战略性思考,站在时代前沿为我国的农业发展战略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研究文献。
作为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奠基者之一,石老一直非常关注中国的生态问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曾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他在 “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考”一文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生态时代的需要,更是当前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解决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彻底改变人类以主人和征服者自居、一味掠夺自然界的旧思想的根本方法。”这一论断高瞻远瞩,发人深省,随后石老又相继撰写了大量关于生态文明的文章,如2004年石老满怀激情撰写了“迎接生态时代降临中华大地”,积极倡导并亲力亲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十七大政治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将“建设生态文明”明确定义为中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我国治国安邦的重大方略,生态文明时代成为人类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崭新的文明时代得以确立,石老在其中自然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石老从事农业工作五十多年,积累了深厚的理论底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提出的大农业战略思想摈弃了“以粮为纲”的狭隘农业观,用“大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以及新的生态农业观)的视角进行战略性的思考。这一宏大的构想和全新的视角为我国农业发展拓展了广阔的领域,为新时代新农业描绘了一幅全新的蓝图。同时,石老还特别指出要按照自然规律思考问题,把农业看成一个大系统,将系统工程方法应用到农业上来。为此,石老组织编写了一套农业系统工程丛书,该丛书为农业生态县建设提供了重大的理论指导,使得发展生产、富县、富民与生态环境建设统一起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生态农业县建设,为生态农业在全国的示范和推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林草兴邦论是石老在总结我国山区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运用系统工程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理论,为解决我国环境保护和粮食安全问题而提出的开创性理论,他认为大搞林草建设,实际就是解决我国的水土流失问题、北方荒漠化问题和南方山区的石漠化问题。林草建设是我国最大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也是最大的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它解决的首先是中华民族的生存问题,其理论意义十分巨大。“林草兴邦论”的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界的思想大讨论,并且经济学界还拟成立“中华林草兴邦研究会”进行深入的讨论。对于“林草兴邦论”能否进入主流思想,石老对此充满信心,认为从客观规律讲,这是无法抗拒的时代潮流。从我国生态建设的实践和目标来看,“林草兴邦论”也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我国山区、牧区和农区的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希望在山区是石老对我国山区建设进行深层次调研后得出的独到见解,认为在我国这样一个多山的国家必须高度重视山区建设,“能治山者才能治国”,山区是我国的生命线,是水利建设的主战场,是少数民族集聚地,是贫困乡镇集中区,是木本粮食主区。建设山区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县级领导班子、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要有强烈的生态意识。更要充分吸收已有成功经验实施山区综合开发,其中不少真知灼见令人深思而又催人奋进。石老十分关注我国水利建设的问题:一是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旱灾的威胁和造成的损失比水灾大得多;二是防洪排洪还是蓄洪用洪的选择;三是调水还是造水的选择。针对这些问题,石老总结了以下措施:一是推行小流域综合开发和治理模式;二是变防洪排洪为蓄洪用洪,将雨季的洪水蓄积起来,旱季时使用;三是在沿海地区大搞海水淡化工程,在山区大搞绿化工程,绿化即是造水。石老还认为山区是水利建设的主战场,并且大力倡导和推广山区人民创造的微型水利,而且举甘肃省定西地区的“一·二·一雨水集留工程” 及其引申的发展模式和广西凤山的“地头水柜”模式为例,来说明微型水利对山区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石老也有其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有新思路、新做法,长期以来沿用的老办法已不太适应了。他提出了“先治坡后治窝,把人力、财力首先用在生产上”,“抓后进促先进,找有代表性的困难村做试点村”,“先试点、再逐步总结经验全面启动”等理论,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建议。石老还提出新农村建设中困难最大的是山区,山区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在统筹协调中必须有所倾斜,使得山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彻底改变面貌。同时,石老还提出了两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是龙头企业与农村合作组织问题;二是农村工作中的点面关系问题。石老对新农村建设所提出的开拓性的观点和看法,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指明了新的道路和方向,其功绩之大,着实令广大学者尊敬。
《大农业战略的思考》一书是石老在93岁高龄的又一部不朽力作,该著作收录的45篇文章,是石老从以往撰写的102篇文章中精心挑选出来的。该著作回首三十年来中国农业的探索历程,并指出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即以“大农业”为视角,走生态农业的道路,加强山区建设,实施林草兴邦。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性决策与规划提供了理论指导。
掩卷长思,石老的《大农业战略的思考》着实令人感慨颇多,获益匪浅。该书的确是我国学术界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必将对生态时代的农业发展产生积极而重大的影响,虽然其中某些“探索”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的检验,但正如石老所说“真理总是在群众的实践中为自己开辟道路。”
     愿石老身体安康!
     愿林草兴邦,大农业战略目标早日实现!!
     愿生态文明之光普照华夏,惠泽人类,福佑苍生!!!
                                        (张新平 供稿)
 
生态经济信息选录
    美生物燃料合作行动聚焦六大领域 《中美生物燃料合作行动》包括六大主要领域:
  (1)研究工业处理副产品玉米芯生产乙醇过程中的脱毒动力学及乙醇产品潜在的耐抑制物的酿酒酵母等的特性。
  (2)开发和改进发酵过程并优化发酵条件,使用低成本生物质原料,包括但不局限于用甜高粱生产乙醇。
  (3)研发酶和微生物的生物催化剂有效降解生物质,降低生物质生产乙醇的成本,提高其经济性。
(4)研发耐抑制物的高产乙醇发酵菌种,利用多种生物质资源中获得的可发酵糖。
(5)提出和解决从基因组学、基因工程到发酵设计和加工过程中的挑战性问题,实现可持续和有成本竞争力的生物燃料产品。
  (6)研发生物能源作物,包括改进种质和农作物管理技术。
同时,《中美生物燃料合作行动》还指出,此次合作行动集中在对双方具有共同利益的将纤维素生物质转化为生物燃料及化工产品的可持续、低成本的技术,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六方面。
《生物燃料合作行动》系《中美农业科学技术合作协定附件七》。根据1979年1月31日在华盛顿签署的中美科学技术合作协议,双方于2002年12月10日签署了两国农业科学技术合作协定,该协定于2007年12月11日延长至2012年12月10日。本文摘自《中美农业科学技术合作协定附件七》
浙江嘉兴完成一例排污权公开拍卖 “8.95万元第一次,8.95万元第二次,8.95万元第三次……成交!”,拍卖师的一声槌响,一例排污权公开拍卖于10月19日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完成,1号竞拍者以高出底价近30%的价格获得了首笔0.04吨化学需氧量的排污权指标。
  “江南水乡”嘉兴曾因污染严重一度陷入“水乡无水可喝”的尴尬窘境。去年11月,嘉兴在全国率先推行排污权交易,原始排污权实行有偿使用,全面推进污染物减排。因排污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企业新建项目所需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必须来自老企业通过减排工程削减下来的部分,且须购买,这使得排污权成为不少企业眼中的稀缺资源。
  此次拍卖受到南湖区不少企业的关注,有10家企业早早交纳保证金前来参加。拍卖会上,委托人嘉兴久久纺织公司共拿出环保技改后节约的6.5吨化学需氧量和1.5吨二氧化硫排污权指标实施公开拍卖,两种排污权指标拍卖分成26次进行。底价每吨8万元的化学需氧量指标拍出了每吨10.35万元的价格。1.5吨二氧化硫排污权指标亦各有主,最高竞买价合每吨2.16万元。
  南湖区环保局局长陈凯说,此次排污权的公开拍卖,让不少企业充分认识到“减排就是省钱”。而通过排污权指标交易的充分市场化,政府有了更多资金用于实施减排项目,企业的环保意识也得到增强。(新华社)
西宁: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整治工作取得成效 西宁市在创卫第一阶段工作中共整治市区内再生资源回收站点295个,其中,设在城区内的站点有139家,无营业执照的75家。
  据了解,西宁市从事废旧物资回收的再生资源站点共有295家,从业人数约2000余人,其中无证照,超范围经营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而无任何证照的从事废旧物资回收网点占到了30%左右。由于从业人员缺乏培训,法制观念淡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不健全,缺乏专门的市场等因素所致,大量流动收购人员,走街串巷,随意收购,居住处房里屋外回收物品乱堆乱放,脏、乱、差状况严重,尤其是市区站点大多租用了临时、破旧的房屋或场地作经营,既影响了周边环境卫生,也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一定的隐患。为了加强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行为,根据全市创卫工作的部署,市区两级商务、工商、城管、公安等部门在创卫工作中对全市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进行了专项整治。其中取缔了城区内所有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城区外符合规划要求而设立的再生资源回收市场也基本做到了货物堆放整齐,环境卫生整洁。同时还对城市周边站点从物品摆放、环境卫生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整治,目前全市无营业执照的站点已全部取缔,设在城区内的241个站点已基本取缔完毕,剩余54个站点按照标准仍在继续规范之中。(人民网)
发展改革委宣布一揽子强农惠农政策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日宣布,根据10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为确保农民增产增收,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国家将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其中包括全力组织开展主要农产品收购,较大幅度提高2009年生产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较大幅度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说,我国秋粮再获丰收已成定局,粮食总产预计将创新的历史记录,连续5年增产。
据发展改革委介绍,当前,在东北地区,按照粳稻每市斤0.92元、玉米每市斤0.75元的价格实行国家临时收储;按照每市斤1.85元的价格挂牌收购中央储备大豆。加强“北粮南运”的运输协调,继续实行粳稻(大米)入关运费补贴政策,鼓励销区企业积极到东北产区采购稻米。在南方稻谷主产区,按照每市斤0.94元的价格收购中、晚籼稻,作为国家临时收储。在油菜主产区,按每市斤2.20元的价格向农民收购油菜籽,充实食用植物油中央储备。国家已经在新疆地区按照每吨12600元的价格收储了一定数量的棉花,下一步将视市场情况再增加收储数量,并组织好棉花外运。
发展改革委同时宣布,从明年新粮上市起,白小麦、红小麦、混合麦每市斤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0.87元、0.83元、0.83元,比2008年分别提高0.10元、0.11元、0.11元,提高幅度分别为13%、15.3%、15.3%。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水平也将作较大幅度提高。
中国明年将统筹考虑化肥等农资价格和粮食价格的变动情况,进一步增加农资综合直补。提高良种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补贴范围涵盖小麦、水稻、玉米和东北大豆。扩大农机具补贴范围和种类,提高补贴标准。
    此外,中国将进一步完善化肥市场调控机制,适当扩大化肥淡季商业储备规模,保证化肥供应和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建立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与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联动机制,加强化肥市场监管,加大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化肥行为的打击力度。
为促进生猪生产和奶业健康发展,有关部门将继续落实国务院出台的能繁母猪补贴、政策性保险,奖励生猪养殖大县等政策,完善应对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的政策。尽快出台和认真落实好整顿及振兴奶业的政策措施,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和制度建设,加大扶持力度,保持奶业发展势头,建设现代奶业。
中国还将大幅度增加农业投资,着力加强农田水利、农村能源、农村交通、农村人畜饮水、动植物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快建设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加快东北地区大豆、长江流域油菜、新疆优质棉生产基地建设;加强生猪和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新华网)
此间专家认为,上述举措不但有利于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稳定粮食和农业生产,还将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刺激农村消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对农村改革起点的思考 中国青年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30年前,农村改革是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起点;30年后,农村改革不仅事关农村发展,也直接影响 经济社会全面工作,农村改革仍是新一轮改革的起点。
今天,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三农”已经分化:传统的农村已经分化成农村和城镇,传统的农业已经分化成传统农业和各种非农产业,传统的农民更是分化成传统的农民和产业工人等。推进农村工作,必须充分考虑“三农”的分化;解决“三农”问题,也必须放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同时,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也绕不开推进农村工作,绕不开解决“三农”问题。只有农民减少了,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才能提高;只有农村现代化了,中国才能真正现代化;只有农业发展了,才能为工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所以,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农村改革仍然是我国改革的关键环节,农业农村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面对中国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我们必须深化改革。
延长土地承包期意义深远 专家分析,新一轮农村改革可能会进一步完善土地征用制度,进一步延长土地经营权的年限,将农村土地 的承包期从现在的30年延长到70年等。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前高层频频考察农村粮食生产和土地利用现状,释放了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启动我国新一轮农村改革的信号。专家分析,新一轮农村改革可能会进一步完善土地征用制度,进一步延长土地经营权的年限,将农村土地的承包期从现在的30年延长到70年等。现行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分析认为,这一条规定或许就是新农改的突破口。目前,《土地管理法》也由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在紧张修订中。另外,我们要想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业生产的低附加值的特点,这决定了将大多数农民捆绑在土地之上难以实现真正富裕,所以富裕农民必须走农民就业向工商行业转移,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农业进行集约化生产的道路。为此,需要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这就需要通过诸如延长农村土地承包期,允许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出让与转让等改革,强化与扩大农民对于所承包的土地拥有的权限,从而为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推动农业集约化生产,推动农民就业与生存转移,并在此基础上真正使农民富裕准备好法律与制度上的条件。
需要看到的是,近些年来,尽管农民的政治与经济地位不断提高,权益日益获得越来越大的保障,但是在农村集体土地使用过程中,也时有基层政府与农民自治组织损害农民权益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出现,究其根源在于农民对于土地所拥有的权利尚未获得足够坚实的法律与制度上的保障。而延长农民对于农村土地的承包期限等举措,可以强化农民对于土地所拥有权利的坚硬程度,强化农民使用所承包土地的自主权,因而有利于土地使用权转让与流转过程中损害农民权益现象的减少,进一步促进农民权益保障,减少农村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维护与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延长农民对于农村土地的承包期限,包括突破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不能出让、转让或出租的禁令,也有利于提高农民土地承包权的“含金量”。农民承包土地期限大幅度延长,加之允许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或出租,农民就可利用承包的土地获取从事农业与其它领域生产所需要的贷款与资金,为向城市转移准备必要的经济条件与物质基础。因而,这些新的土地改革制度的实施,可让农民获得更大的实际利益,进而对农民创业与提高生活质量,推动城市化进程,乃至提升社会整体发展水平发挥有力的促进作用。
进行以延长农民对于土地的承包期限,允许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出让与转让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从深层次上讲,体现出的实际上是对于农民权益的高度重视。这既是进一步顺应农村与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与趋势的需要,也只有在国家与政府对包括农民在内的国民权益越来越尊重的背景下才会实施。正因如此,此轮土改一方面可以增进农民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也让国家与政府尊重包括农民在内的国民权益的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中国经济时报
提倡官员们“每周乘一天公交车”北京是个有着讲法制,讲人性化管理传统的城市,关于限制养狗,关于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在出台之前,都在全体市民中间经过反复的讨论,广泛听取各种意见和建议,最后才通过立法的形式颁布。而日前“单双号限行”常态化的试探,在遭到广泛质疑的背景下,竟在一夜之间以“每周少开一天车”这样看似倡议,实际是政府令的形式强制颁布。这一政令是否有违刚刚实行的物权法,对数以百万计的老百姓所拥有的仅次于住房的第二大“物权”,进行某种意义上的剥夺或侵犯?是否超越了交法赋予地方政府对特殊情形的处置权限?舆论、百姓和专家纷纷质疑和争论。我希望,“每周少开一天车”早日回归一种人性化的提倡,结束强制化的“一刀切”,越快越好。
城市交通管理,考验着一个城市管理者的水平。每周限行一天,为了公平,还要“人性化”地每月倒一次尾号对应的限行日,交管部门还要投入警力和高科技手段监控,真辛苦啊!一位德国籍朋友告诉我,前年德国办世界杯,全欧洲的人都来看,大多是开车来,但是没有限行和管制。官方开动电台、互联网,用23种语言实时报告路面交通实况,积极疏导交通,几百万辆汽车涌到一两个城市里,并没有大的拥堵,管理部门水平高,驾车者的素质高,让我们这样“发展中的汽车大国”不服不行。回过头再说说“每周少开一天车”,如果作为一个口号,一个公益提倡该多好啊!有些离工作地点近的,搭乘公交方便的私家车主,自愿每周少开三天车也未必;住燕郊,住大兴,住亦庄,离了私家车上班太困难的,天天开车也该体谅,和谐社会嘛!
    何必“一刀切”?又有个“每年限制10万辆新车上牌”传言满天飞,官方既不辟谣,也不认可,坐看消费者、汽车厂商、经销商急得鸡飞狗跳,让人无语。
布隆伯格,一个美国亿万富翁,当了纽约市长,每天乘坐地铁去市政府上班。作为百姓的一员,我倡议,请诸位推动“每周少开一天车”成为法令的交通和环保官员们“每周坐一天地铁或公交”,获得一点老百姓的切身感受。(新华网)
英国发明太阳能自行车 可减缓骑车疲劳 英国发明了一种靠太阳光产生动力驱动的太阳能自行车,这种自行车可以减缓骑车人疲劳并且对环境没有任何破坏,是环保型概念车。
据英国媒体25日报道,这种亮黄色的太阳能自行车外观看起来和普通的自行车没有多大区别;不过在自行车上却载有一个可以接受太阳能的天蓬装置。当使用者蹬自行车上的脚踏板后,天蓬将会把接受到的太阳光转化成能量储存在自行车电池中,该电池通过放电驱动自行车后轮处的电子发动机,使得自行车行进。
据了解,这种自行车的最高时速为15英里,另外这种太阳能自行车还可以减少骑车人骑自行车上山时所遇到的阻力。据发明该太阳能自行车的设计者米尔耶维克介绍:“我设计的这款自行车纯环保且对生态环境不造成任何破坏。” 米尔耶维克称,这种自行车的发动机在晴朗的天气里并且自行车不被驾驶的情况下可进行充电;如果天气不太好,驾驶者可以使用交流电为电池充电。
尽管这款自行车还停留在概念车的阶段,不过米尔耶维克希望如果有制造商感兴趣的话,希望能够大批量生产。“这种自行车看起来就像普通的电动自行车一样。在自行车外部有一个天蓬以方便大面积的接受太阳光。白天如果不用自行车的时候,可以将其放置在阳光下充电,以备之后电量充足时使用。”
据了解,夜晚的时候,自行车上有一块小电池,也能持续使用数小时。为了节省能量,在从陡坡向下行驶过程中,可以关闭车上发动机。另外,为了方便骑车人驾驶这种自行车,并让骑车人感到舒适,米尔耶维克将把手设计在了座位两侧,而不是像普通自行车那样放置在前面。由于有天蓬,即使是下雨时,也可以悠然自得的在雨中骑车,而不必担心被淋湿。(网易)
山西省环保局长获2008年全球公益勋章 中国新闻网核心提示:山西省环保局局长刘向东在推进环境管理创新和环境质量改善上做出杰出贡献,被全球公益慈善联盟授予“人道慈善金质勋章”。据悉,美国前总统肯尼迪、英国前首相邱吉尔都曾获此殊荣。
中新网1022山西是能源大省,重工业产业结构使山西也是污染大省,今日,从山西省环保局传来消息称,因局长刘向东在推进环境管理创新和环境质量改善上做出杰出贡献,于2008年8月被全球公益慈善联盟授予“人道慈善金质勋章”。
刘向东,2006年担任山西省环保局局长以来,在全国率先推出“区域限批”、环保一票否决、环保执法统一战线等,彻底扭转了山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全国最重的局面,使山西的主要污染物连续两年实现“双降”,全省六个重点城市和七个重点县市区的大气环境质量首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同时为全国环保执法提供了成功经验。环保部部长周生贤两次对山西环保做出批示:“山西污染最重,但工作力度最大,治理效果明显”,他号召全国各省市要学习“山西环保精神”。
全球公益慈善联盟于1464年成立于法国,1962年以后正式成为国际性的联盟,是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全球公益慈善联盟的“人道慈善金质勋章”,素有“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金质荣誉勋章”之称。颁发对象主要是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热心公益事业及对人类社会有杰出贡献的人士。美国前总统肯尼迪、英国前首相邱吉尔以及大批曾为全球人道主义做出卓越贡献的杰出人士都曾获此殊荣。据悉,刘向东将于10月29日赴法国巴黎参加颁奖仪式。 (中国新闻网中国环境生态网)
全球气候变暖提速 北极冰将在五年内消融 一项最新报告声称,全球气候正在快速变化,比全球专家预测的速度还要快,如果不采取措施,将会造成全球性灾难。极端天气会更加频繁,例如2003年酷热的夏天,因热应力和糟糕的空气质量,欧洲35000人死亡。研究发现,北极冰消融将比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7年报告预测的时间提前30年甚至更早。
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的话,海冰将在5年内消失,这将是地球上100万多年来不曾看到的景象。世界野生动物基金的这项研究报告称这将是“第一个引爆点”,表明将会出现快速和突发性气候变化,而不是循序渐进的变化。这项名为《气候改变:更快、更强,更早》的报告还预测全球作物将欠收,欧洲北部洪灾频繁,地中海地区长期干旱。英国和北海发生极端飓风的数量和强度增加。
    欧洲环境部长讨论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法律的会议期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发表了这项研究。他们号召欧洲联盟实现2050年零排放,让全球温度上升不超过2摄氏度。第一步将是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30%,达到1990年的排放水平以下。然而,目前只有英国已经答应在205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到80%的水平。
   英国政府声称,英国政府称这能通过采用可更新能源和新一代发电站来实现。其它欧洲国家包括波兰和意大利则因现在的经济危机而拒绝更高的减排目标。(新浪科技)
第一届中美环保论坛 周建副部长致辞 为加强中美政府及环保企业代表间的交流,促进政策、关系及项目发展,在解决环境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同时,推进环保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共同促进中美环保产业的合作,第一届中美环保产业论坛于21日在北京希尔顿酒店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美国商务部、美国环保局共同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周建副部长、美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署副助理部长Jamie Estrad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国际司张磊、美国驻华使馆商务处、科技处代表出席了会议,并汇聚了百余家中美环保企业、研究机构,各地方省、直辖市环保局的有关领导,可以说是促进中美环保产业一次重大举措。
周建副部长向与会代表致辞,中国的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排放量在全世界范围内居首,目前中国的复合型、结构型污染特征已成定局,长期性、复杂性以及严峻的形式亦成定局,为了有效的推进环境的整治,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环境友好和生态文明等重大战略理念并且已写入法律,成为党的执政理念,并由此提出了几个具体目标,即十一五期间(截止到2010年),单位能耗相对2005年要降低20%,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COD要削减10%。与此同时,国务院颁布了两个重要方案,一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一个是国家节能减排工作方案,国务院已为此成立了两个领导小组,由温家宝总理出任组长,成员为各部部长,国务院和31个省省长倾听了目标责任,有关的削减指标已经下达到各级地市以及重大的企业。
近年来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环保部和国务院的有关部门以及各级政府认真贯彻、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比如去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实现双下降。今年上半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实现双下降,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3.96%,化学需氧量同比下降2.48%。但总体形式比较严峻,十一五期间的节能减排任务对中美产业界企业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中国的环保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的环保投资已经由早期的0.5%左右(占GDP百分比)提升至1.5%左右,去年环保投入在3200~3300亿之间,美国是环保产业的大国、强国,技术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环境咨询业、服务业非常发达,美国的环保产业对美国的国民经济贡献巨大,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希望美国政府、企业能够与中国的政府、企业加强交流与合作,欢迎美国优秀的环保企业进入中国的环保产业市场,在获得更多利益的同时也为中国的环保产业发展、中国的环境整治做出更大的贡献。首次举办中美环保产业论坛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加强中美环保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动员各方面资源大力推进环保创新,有利于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环保工作,共同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相信通过政府、企业的共同努力中国的环保产业工作一定会上新台阶,为十一五的减排目标和中国的环境质量的改善发挥更好的、更大的作用。与会的美国企业代表介绍了先进的水处理技术以及固废处理技术,中国水网和中国固废网作为少数参与的媒体将会进一步深度报道本次会议。(中国水网)
欧盟承诺将坚持为应对气候变化制定的环保目标 据英国广播公司17日报道,欧盟承诺,将坚持为应对气候变化制定的环保目标。
在布鲁塞尔召开的欧盟峰会上,一些国家的代表说,他们担心面对目前的经济形势,环保减排可能给本国工业带来过高的代价。
经过一场激烈的辩论,欧洲国家的领导人表示,将坚持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的承诺,在12月之前就各国减排目标达成一致。
法国总统萨科齐说,这个截止日期非常重要,欧盟不应该利用经济和金融危机作为拖延的借口。
在欧盟峰会上,对减排目标表示担心的国家数量以及他们抗议的激烈程度都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意大利代表说,在经济已经滑向衰退的时候,应对气候变化的计划将给工商业带来沉重的负担。以波兰牵头的八个东欧国家的代表说,他们或者太穷、或者过分依赖污染严重的燃煤发电,无法承担减排的费用。欧盟领导人现在同意,将考虑向波兰等国工业提供更多的帮助。
一年半以前,欧盟领导人承诺,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20%,并希望以此为美国和世界做出榜样。现在,他们面临着保护经济还是保护气候的艰难选择。(中国新闻网)
美国将建北极熊保护区 路透社消息,近日美国内政部将与环保组织达成和解协议,在未来两年内,将在北极熊重要生活居住地的北极圈指定保护区,这些地区将不能因为石油开采受到破坏。内政部于今年五月将北极熊列为受威胁动物,但是并没有为其建立专门的保护区域。很多环保组织认为要将设立濒危动物名单与建立保护区域这两个措施联合起来,才能保护北极熊避免遭到日益扩张的石油开采产业和其它工业的影响。
  凯西·西格尔是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的律师,这个组织今年与另两个环保组织一道将布什政府告上法庭,要求建立保护区。他说:“你不能保护了这个物种而对其生存的地域不闻不问。石油开采是仅此于全球气候暖化的北极熊杀手,十分威胁北极熊的生存。”
  石油公司不断寻找未经开采的石油资源,将毒手伸向满是冰山的北极海域,作为其有利可图的采地域。环境保护者认为石油开采破坏了许多北极野生动物赖以生存而又脆弱的生存环境。
  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绿色和平组织和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仍然在起诉政府,认为应该将北极熊列为“濒危”动物,这一个说法要比“受威胁”切乎实际的多。这些环保组织同时也在寻求管道,强迫内政部实施温室气体的排放规定,这一问题被环保主义者认为是导致北极熊生存危机的最根本原因。
  当北极熊被认定为受威胁动物物种时,内政部曾发表声明:快速升温的北极气候已经破坏了北极熊的极地生存环境,并降低了这一野生动物逃离灭绝这一命运的机遇。
  本案由加利福利亚州的奥克兰联邦地方法院受理,法案裁定2010年7月30日是建立重点保护区域的最后日期,这一个日子对北极熊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
  布鲁斯·伍兹作为美国渔业和野生动物部门阿拉斯加分局发言人说:”无论如何,我们都会对这一块重要的生存区域作出一个决定。”
美加州就水坝水质问题召开听证会 美联社消息,美国加利福尼亚洲开始就克拉马斯河上的水力发电站是否可以满足清洁水水质标准召开听证会。
  在俄勒冈州创立的太平洋公用事业公司,必须通过加州水资源控制管理委员会的认证,其水坝才能获得新的营业执照。考虑到在克拉马斯河中苦苦挣扎的鲑鱼种群,俄勒冈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环保团体和渔民都不希望建水坝。克拉马斯河发源于俄勒冈州,流经加州北部最后汇入太平洋。听证会10月6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尤里卡开始,并将于11月3日在萨克拉门托结束。 听证会讨论的焦点包括有毒藻类和大坝造成的一系列水温问题。
为了保护河里的鱼类必须花费数百万美元,而面对这一支出,太平洋公司与州以及联邦机构开始考虑取消水坝。(中国环保网)
欧盟通过新地表水污染控制条例 在卢森堡召开的欧盟环境部长会议20日通过了欧盟新的地表水污染控制条例,要求各成员国政府采取措施在2015年之前达到条例规定的水质标准。
  据了解,条例对30余种污染物在地表水中的含量进行了严格限制,包括农药重金属以及杀虫剂等有害物质。条例要求各成员国政府采取长期有效的措施,监控本国境内包括河流湖泊等地表水面的水质,并指定详细备查数据库。
  欧盟同时要求各成员国在18个月内将各自国内的有关立法规定与本条例接轨。
欧盟曾于2000年出台《欧盟水框架指令》,主要目标是在2015年以前实现欧洲的“良好水状态”,整个欧洲将采用统一的水质标准,地下水资源超采现象将被遏制。(中国环保网)
                                             (贝磊 供稿)
 
 
 
 
 
 
 
 
 
 
 
 
 
                                                                                                                                                                   
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秘书处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100732 电话 85195648
编辑部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 email: benkp@cass. org .cn
                                                                                                                                                                     
相关评论